行路偶感

周六,在外吃過晚飯后,我與兒子准備坐地鐵回家。我們共有兩件行李:兒子的書包和一個打包食盒。兒子很自然地背上書包,拎上食盒出發了,我則兩手空空。

即便如此,剛一邁步,兒子就已與我拉開距離:兒子腿長,我又穿著臃腫的羽絨服,以及行動困難的高跟鞋。我沒有追趕上去的能力,兒子也沒放慢腳步。很快,我就看不到夜幕中兒子的背影了。我有些失落,想想從前那麼黏我的兒子居然不等著我,便更不想加快速度了。待我走到街囗,黑乎乎的夜色中有一個高大的黑影,正是那棄我遠去的兒子。見到我,兒子也沒說什麼,又邁步向前,又同樣立即把我甩遠⋯⋯

上了地鐵,人很多,我們都只能站在車廂裏。兒子很自然地掏出手機聽音樂看小說,也沒多說什麼。到了一站,空出一個座位,兒子立即站到座位旁,護著位子讓我去坐。我的腳的確很累,雖然只走了幾分鐘。我便毫不猶豫地坐下了。

下了車,要從小區后門走到家,大約有8分鐘的路程。我們母子又重複了之前走路的模式:一出發我便被甩開,每隔兩三分鐘,他就在一處路口等我,直到回家。整個行程中也沒有多少話,彼此心照不宣。

我問他:「你在路口等我,是怕我走失嗎?」他不答,只是笑了笑。我又問:「你怕我摔跤麼?」這次他應了一聲:「是啊,萬一呢?你走路又不是沒摔過!」「我⋯⋯」我頓了一下,想起就是這周還真在小區摔了一跤,便抱怨小區路燈太少,以致我在黑夜裏摔跤。兒子立即說:「你要去物管反應一下哦!」我心裏一暖:這孩子,雖然話不如小時多,心還是向著我的。

回想這一段行程,我不由想起了孩子成長過程的幾個時期:剛會走路時,他會只在我身邊跟著,半步也不肯走遠,怕自己走失;兩三歲時,他會一蹦一跳的走在前面,一到街口就停下來等我,仍然是怕自己走失,抑或是加了些對我的依戀。過了口子又蹦蹦跳跳地離開。這樣持續了好些年,我享受著孩子對我的依賴。約摸在初中二、三年級的樣子,他的腳步沉穩下來,常常與我并肩前行,并與我在行走中談笑風聲。可才一年多點,他卻又遠遠走在前面,雖然到路口仍停下來等我,卻只是怕我走失或是摔跤⋯⋯這期間惟有一點始終沒有變:那就是與他一起,我基本不用拿行李,從小便是如此!

什麼時候,他還會與我并肩前行嗎?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路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