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沙原隐泉》偶感

《沙原隐泉》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里面的一篇散文。

根据文化苦旅里面的散文顺序,道士塔之后,是《莫高窟》,《莫高窟》之后就是这篇散文了。都是敦煌这一带的风景和历史。

散文结构

散文开篇描写在沙漠中爬山,要用温柔的力气把脚底放松,与沙山厮磨。从几个角度来描述。

1)与普通的山对比,普通的山有栈道,有台阶,千万人走过的路,也是你走的路;而沙山,每次每个人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路。

2)描写到达山顶的情形,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一条波动的曲线。夕阳下站立山顶感受到的美: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

3)感慨为什么历代僧人、信徒艺术家来到这偏远的敦煌来倾注自己的信仰。(当时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再往西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人们需要在这里休息,准备,同时祈祷自己的运气。)

4)站在山顶看到了一湾清泉,横卧山底,那就是月牙泉。

下篇开始过渡到描写月牙泉。月牙泉真的是很小,很清,在一片沙漠中出现一湾清水,确实是奇迹。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描写:

1)它的安静和美没有形容词来形容。

2)好奇它会存在于这样一个沙漠中,漫天飞沙居然没有把它掩埋。(冷酷的物理原因:独特的地形地貌 在月牙泉的东北面有一个大缺口,形成一个进风口,风流沿着周围的山坡做离心上旋运动,把流沙全部刮到了山顶。还有就是地下水的补给。月牙泉本是古党河的一段河道,千回百转的变迁,这段河道逐渐被掩埋,独独留下这眼泉。)

3)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

后面开始描写如何下沙山,结果几步就到山底了,描写的很有趣。

接下来近距离观察月牙泉,发现有寺庙,有一老尼,与老尼姑攀谈起来,追寻为什么有老尼愿意独守在这寂寞孤单的沙漠。

作者给出的结论是: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散文最后一句才说明: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时,明晨,即可借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时,抬头,即可望望灿烂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境内。

有所得1-通感

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视觉的感受用音乐的听觉来描写。

有所得2-拟人

动用哪一个藻饰词,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藏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慈父心疼女儿一样叫一声: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跑来了!

把月牙泉比喻为女子。

有所得3-写意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风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用文字描绘了一副美丽的沙山风景。

有所得4-心理描写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
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出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
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若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

我们一般会怎么写,通常一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 而在这里,上山难,下山容易,作者没有直接写这句话,用几个段落的心理活动加动作,很形象的描写了下沙山的过程和体验。

百度百科会如此解释:

沙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作者没有叙述,而是描写。一山一水给描写得淋漓尽致,最后还借老尼姑的言谈,关联到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沙原隐泉》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