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逆反教条

文|铭悦

《牛虻》:逆反教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只是之前听说过的样子,去读了它。说实话在迷惑中开始,在不懂中继续,再往后却沦陷在内。

亚瑟的一身,传奇而惊险。从小时候,出身富裕人家,接受好的思想教育。拜从主教之下,似其如父的存在。到后来,惨遭教会迫害,家破人亡,肢残心明。从此无视信仰,与这个表面歌唱,实则嗜血食肉般的教会组织,进行斗争。

在那个混战时代,复何求生的教徒远远多于独立奋战的勇士。于是,一系列的暗地登报,通过文章讽刺当代教会的蛊惑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对抗教主蒙太尼里行为。瞬间让死而复活的亚瑟,以“牛虻”的身份,被世人熟识。在他的影响下,教会的力量开始瓦解。人们,摆脱听从状态,开始观望世态。


最后“牛虻”以生命终结完成他自己的使命,而如父般的太尼里也从教会的泥潭里,醒悟站立出来。在目睹“牛虻”血流全身,他的举止异常,不再只是教会的主教。宣读了异常的宣言,也是一种血洗的清醒。终止借以信仰为由迫害人性命的手段,告诉人们站着看人被杀,流血成河,麻木不仁的随和,值得憎恨和唾弃的。

最后主教也是死了,就如传言的动脉瘤死亡般,逝去。而坚持正义并持续斗争的人们,继续着他们的梦想。


信仰,如今离我们远去。我们安然的生存在和平的社会,有时候丧失了反抗的动力。更多的时候,现实让我们唯利是图起来。没了良心,就像商贩永远在自己利益上绞尽脑汁,怎么最赚钱,就怎样干。假的,坏的,添加剂只要能想到的,全部入内。

可是,谁又逃脱了自己或别人埋下的陷阱呢?只是,吃着,用着,做着,不去想罢了。


                                                               “      我是一只牛虻

                                                                            幸福欢畅

                                                                          不管是活着

                                                                           还是已死亡”。                               ------------意味深长的儿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虻》:逆反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