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莺时〕成为自己的君王

大家好!今天来和大家谈谈如何安自己的心。身处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的焦虑几乎无处不在,知识焦虑、人际关系的焦虑、对未来的焦虑等等。焦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几乎无处安放。常常是面临重大抉择时,我们的焦虑就像到了火山爆发期。爆发之前,内外交困,心中煎熬;一旦崩溃,则如洪水般,纵横江河。焦虑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我们兴许无从应对,又会煽动新一轮的“蝴蝶效应”。

那么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怎样才能让焦虑远离我呢?其实,我们不大可能成为焦虑的绝缘体,我们顶多是让自己不要成为焦虑的导体罢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焦虑面前我们常常会无法冷静思考、无法解决问题,越着急越焦虑,越焦虑越着急,焦虑的同时其实我们一直在盯住自己的焦虑来源不放,似乎丝毫不敢让自己的猎物脱离自己的实现,却又总是欠缺那么一点果断去快刀斩乱麻。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在何位则谋何政,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南阳郡的刘秀,出身于一个西汉末年的没落贵族家庭,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看上去这个身份让他十分地有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只是看上去而已,西汉末年,各路刘姓宗室子弟不少。虽说朝廷对于这些宗室还是有些补助的,但是等到王莽篡权夺位改朝之后,这本来不多的补助也没有了。之前的所谓宗室子弟也就彻彻底底地“降级”而为一个平民了。

本来要是王莽这个皇帝当得好,也许就没有之后的东汉了,对于王莽的历史评价也许也会有所不同。毕竟“成王败寇”是大家普遍的潜意识认知。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因此,我们今天就可以愉快地来说说光武大帝的故事啦!

刘秀的家世并不是大富大贵,尽管他是宗室子弟。他的成长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9岁的时候就由于家庭变故和兄弟姐妹一起被送回祖籍枣阳舂陵由叔父抚养,逐渐成长为一个普通的平民。这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子来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因为宗室的名头于他而言和平民也没有什么不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之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长为一位种庄稼的庄稼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刘秀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式”。

这一点,他就和他的大哥刘演大为不同了。不同于他的勤于农事、低调内敛,他的大哥刘演有着游侠一般的性格、锋芒毕露,常常自比为他们的九世祖“刘邦”,而嘲笑他的弟弟刘秀为当年刘邦的兄弟刘喜。庄稼汉的身份之外,刘秀还有一个身份——秀才。他曾经有机会去长安学习《尚书》,略通大义。注意哦,是“略通大义”,不是“精通于此”。虽然如此,这本书还是为他打下了一定的人文底蕴。这一点,在后来成为皇帝之后方才显露峥嵘。

虽然对于《尚书》,刘秀只是略通大义,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家统治者。然而,当时作为一个平民,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后来会成为皇帝。当时他的职业理想还只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呢。执金吾是什么呢?是负责京城和宫城护卫的官员。这和他后来的职业成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当初的他,是自信而平淡的,虽平淡却并不平庸,不随波逐流,这里还有一则轶事呢。

当年刘秀还是一个普通百姓时,与姐夫邓晨到别人家去做客,当时大家看到谶书中说:“刘秀当为天子”。旁边的有些人说:谶书所说的刘秀肯定是国师公刘秀(当时新朝的国师公刘歆恰巧刚刚改名为刘秀)。可当时在场的刘秀却说:“怎么就知道这谶书中所说的要当天子的刘秀不是指的我呢?”,结果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刘秀登基后的第三年,与邓晨一起谈及往事,邓晨从容地对光武帝说:“仆竟然做到了”,刘秀听后大笑。

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解读为刘秀有“统一天下,为王称帝”的决心和志向,这样的成分固然是有,虽然我们无法尽知光武大帝的心路历程,然而我觉得这里更多的还是一种茶余饭后、闲谈之际的玩笑话。只不过,没想到就成真了。就像我们常说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历史的走向、历史的逻辑从来都不是你我所能心领神会的。即便是像刘秀这样的一位优秀的开国皇帝,当年也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因此,这么一句玩笑话,当时也就是说说而已,毕竟当时的他显然还没有成为君王的实力。他还是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认真地种自己的庄稼,然后在收获的季节获得好的收成。

时局变化的很快,他的大哥早就按捺不住,已经开始交结天下豪杰,扩大自己的声势,决定要起兵了。刘秀处事则比较谨慎,他在经过对天下时局的分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下决定,于是他会同大哥刘演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于舂陵正式起兵反莽。然而,时局之乱,让他们的家人受尽磨难,看到这些苦难的刘秀暗暗地在心中种下一颗为家为国为人民的“仁者”之心,他逐渐成长起来。

后来,这支实力并不算很强的舂陵军又遇到许多其他的绿林军,他们达成了一种一致。联合了之后的军队需要有一个领袖,在多方力量、不同阵营的博弈之下,势力更大一些的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是为“更始帝”。刘演和刘秀所代表的南阳宗室政权心中虽有不满,但无奈时局所迫,也没有什么其他举措。然而刘演威名远扬,有威望和声望,加之较为锋芒毕露,渐渐为刘玄所忌惮,后来刘玄找了个罪名除掉了他,这对于刘秀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那是他的大哥,那是他的至亲家人。

然而为了未来之计,他不得不韬光养晦、隐忍不发,表面上还要展现出归顺的样子,以迷惑刘玄,以保全南阳刘姓宗室。毕竟在这之前的他的首战——昆阳之战中,他就以少胜多,勇猛非常,一战成名,声名远播,功高盖主。他羽翼渐丰,但也知道自己不可邀功,时机未到,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所以,自此之后他的每一步都走地十分艰难,但却异常坚定,这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庄稼人了,他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愿天下止戈,愿百姓安居乐业。

刘玄看他十分谦逊,渐渐放下对他戒备和顾忌,但是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甚至还为难他。刘玄交给刘秀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招安,刘秀就被派去招抚河北。河北招抚之路并不平坦,但刘秀一步一步稳打稳扎。在河北,刘秀慢慢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正逢一个王郞又建立政权,又有宗室之人起兵相应,时局颇为艰难。但此时刘秀又得上谷、渔阳两郡相助,加之又和真定王刘杨结为联盟,遂平定了王郞之乱。他在河北日益壮大起来。

此时,就不必再韬光养晦了。不久,就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在与铜马农民军的激战中,迫降铜马军,收其精锐,整编入师,人称“铜马帝”。然后,就在众将领拥戴之下在河北登皇帝位,自此开始了他12年的统一天下的戎马生涯。公元36年,天下归一。刘秀的文韬武略,自无须尽言,有史为鉴。从骑在牛背上奔赴战场,到马背上带军突围的,面对敌众我寡而临危不乱、冷静思考并果断出击的将军,一路走来,他在历练中羽翼渐丰。

之前述及,他曾在长安学过《尚书》,略通此书大义,他的成绩肯定达不到太学中尖子生的标准,但是他的那种对于知识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毕竟,在那样的天下纷乱的时局之下,还能静的下心读书的人不多。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心早就乱了,一个个蠢蠢欲动,准备也过一把成为“时代弄潮儿”的瘾。浮躁之心,人人皆有,然而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却不尽相同了。

本来入了太学,应当是前途无量的,然而再一次因为时局书也读不成了。回到家乡,他继续过他的普通人的生活,每日种地,勤于农事。这又需要一种怎样的定力啊,想想看,一个经历过最高学府教育的人,居然又安心地去种地。从他的人生历程来看,他又绝不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辈。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想必很简单,大概是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把自己当下手头上的事情做好,不困于过往,亦不忧于未来,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如此一来,每一个当下都是心安的,都是脚踏实地的。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从容淡定地仰望天空吧。毕竟,心一乱则满盘皆输。刘秀在每一个身份角色之下都尽其责,终其事。作为将领,他冷静决断,冲锋在前,昆阳一战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作为管理者,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给予下属以充分的信任;作为战友,他并没有冷落昔日功臣,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作为皇帝,他勤勉爱民,又重视文化,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在什么位置,就做好自己的本分,尤其是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行动起来,你没有时间去焦虑,去不安。就像刘秀那样,在作为平民之时就安心地当“庄稼汉”,做实事,不好高骛远;在天下时局的更易之中,他又及时地调整方向,调整对于自己的定位,在河北壮大实力之后自立为帝,不固步自封。有远景可期待,亦有近处的精彩去演绎。不担忧,不害怕,挺胸抬头,大步向前走。迎着阳光,自信地微笑。

如此,甚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成为自己的国王。愿你心中默念,我是无冕之王。

你可能感兴趣的:(〔246—莺时〕成为自己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