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1张图片

若想深入了解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全局,需要对几个关键要素在局中作用有更透彻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正在发生何种角色转变?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2张图片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中(2007-2014年)政府的角色定位。自2007年开始,我国逐步由数字城市转向智慧城市建设,当时的建设模式可以总结为“政府主导,土地财政,大范围规划、产业投资驱动、外延式扩张”。多数地方政府提出的理念是经营城市。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相应部门对城市设计规划、建设选址、土地使用审批、土地变性、规划许可、工程许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拆迁等都有严格的审批和直接决定的权力。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3张图片

智慧城市具体建设过程中,政府以“主导”角色,通过以下步骤来经营城市。

首先,释放土地,利用土地差价获取土地出让金,作为政府财政的补充。

其次,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般是当地的城投公司),吸引金融资源介入城市建设,政府为项目支付兜底(财政预算担保),银行为项目贷款,企业建设(多BT模式或其变种)。

第三,政府引导资金流向其设计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新城、XX产业园区落地,吸引相关企业入驻。

第四,由于这种特定的产业园区是政府事先规划的,所以大都并未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和市场的检验,最终,当时涌现出了大批的XX软件园、XX太阳能/风能产业园;后来又出现了XX数据中心、XX机器人园区、XX电动节能汽车产业园等定向的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多数隶属于政策导向型、补贴型产业,一般缺乏产业链分工,极易造成产业同构、区域重复建设,加之资本市场的追捧,当地政府及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一时间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相绽放。不久,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4张图片

最后,政府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银行形成坏账,金融风险日益累积,城市债务居高不下。到了后期,这种模式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诟病。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5张图片

自2010年前后,政府逐渐意识到传统的主导型经营城市模式并不可取,于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逐步开始了政府角色由“主导”向“服务”的积极转换,这种转变在2014年底,国家财政部与发改委牵头提出PPP模式时,基本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几年中进入了落实阶段。这一过程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首先,为保证耕地红线,抑制环境污染,政府开始逐渐减少对土地开发的供应。

其次,政府大力提倡多元化资金进入智慧城市建设(如PPP模式)。中央发文严禁地方政府对相关项目做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垫资承包工程等方式变相融资,同时严控政府债务,并大力推出PPP模式以企业为城市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资金投入,消化城市债务。

由此,资金逐渐分散流向各产业,有实力的地方政府,也开始把加强本地化基础产业升级转型当成首要任务。

政府在减少直接干预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缩小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放松管制、抑制过热投资(如不久前发文控制央企投资PPP),由主导城市发展,转变为服务企业、鼓励创新。

至此,开明的地方政府逐渐开始建立了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在人才引进、科技促进、产学研配套、税收政策优惠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从而促进当地城镇化与产业化、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6张图片

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十年了,我想以时间为横轴,政府角色为纵轴,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初始阶段可以称之为“红烧肉模式”,此时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GDP增速,以房地产开发带动城市建设,结果造成产城脱节(产业化与城镇化)、一业独大、债务缠身。

其弊端日益凸显后进入了第二阶段,可称之为“淘金者模式”,此时地方政府为求产业发展政绩,以BT模式通过资本运作,强行主导产业发展,结果造成重复建设、投资过热(同时此模式并未放弃地产为主要盈利点,只是做的更为隐蔽)。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7张图片

进入第三阶段直至当前,我称之为“老母鸡模式”,地方政府逐渐转变角色定位,积极服务企业,看重城市运营能力(前两阶段更重城市建设),关注长期税收(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以地方原有核心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根,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本。相信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以此模式将走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大道。

【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曹读市】撒手 、打伞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