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经验之谈2

Hello,我是燕子,是一位宝妈,我宝贝即将读二年级,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关于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其实整个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就是要掌握1到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先拿5以内的数字来说,比如说4这个数字,要能掌握是由几个组合的数字组成的,4=1+3,2+2,3+1这样来组合,其它数字以此类推,还有就是左,右能分清,比如说可以出题是这样的,画8个□,从左往右数,在第5个圈起来,第二种题型是:把右边的5个正方形圈起来,这2种题型是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但是孩子会比较容易混起来,你要跟孩子讨论哪里不一样,题目的求知是什么?_?要能先理解题目,才会回答。整个上学期,比较难的是下面这种题型,它的已知条件是公鸡一只排第9,一只排第2,问的是中间的大树挡住了几只,这个要写列式,要怎么写:第一步:已知条件9只,第二步,要减去2只没被挡住的,也没有注明是第几只的,第三步,要把已知是第二只的扣掉,那就要扣1,再把已知的第9只也要扣掉,就是还要再扣1,这样得出的列式是9-2-1-1,为什么要扣2,因为图片上看到的是第一只和第8只没有注明是什么条件,要把它们扣掉,再把已知的第二扣掉,再扣掉第9,这样就可以解答了。

幼小衔接经验之谈2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幼小衔接经验之谈2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接下来的这个题型跟上一题,孩子比较容易混掉,这题的已知条件是只告诉你熊排在第几位,它的前面跟后面都没有动物了,中间是挡住的部分,小兔是排第几位,也是前面跟后面没有其它动物了,这种的解答方式是:把熊排在第14开始依次写出数字,一直到小兔的第19,直接把小兔跟熊扣掉,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它的已知条件跟上图是不一样的,但是,它的解答方式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扣掉已知排在第几位的这个数字,也就是要扣掉1,所以这种题型要让孩子理解了它的区别之处在哪里,才能掌握的好。

还有就是题目的求知,比如说:一共,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写列式,剩下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写列式,这些要能理解,家长出题目时可以穿插着出这种题型,孩子才能去快速反应它的不同之处。

一个数字的递增或递减,是怎么样来运算的,比如3连续加2,要怎么得出答案,过程是怎样来的,要让孩子一步一步去写出来,同样的,18连续减4,要怎么做,也是要把过程写出来,这样,孩子就可以掌握最后答案的运算过程。

我是每天把她的作业做错的题目,在草稿纸上出类似的题型来讨论,最后让她自己把错题更改,问她有没有理解了,她如果说可以理解了,我就会在3天内再出类似的题型让她做,当她把题目做完,我们检查后,会让她把答案是怎么来的,先说一遍,再在草稿纸上,把过程一步一步写出来,这样才可以说明她已经掌握这种题型了。

每天要出20道计算题,我的建议是自己出题,会比较有灵活性,可以把加减穿插,每天出的题目还能保证没有重复性。孩子不会的题型,做错的题型,要用出类似的题目来讲解,不要用那个原题目来讲解,这样,更会掌握的好知识点。

幼小衔接经验之谈2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语文上次忘了说,家长自己要出这种用词语去组词造句子,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一个完整的通顺的句子,要怎么来组成。

这些只是我们自己在摸索中得出的经验,每个孩子的智商其实是一样的,就看家长怎么去开发她/他的潜能,一年级就是养习惯,家长付出多少,得到的就会有多少。

希望这点小小的经验可以帮到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小衔接经验之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