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式关爱与中国式父母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深陷养老恐慌的父母和正在被父爱母爱压迫的成年宝宝。

压迫式关爱与中国式父母_第1张图片

前日,来自我社科同学全宝宝的一则朋友圈引发了众多年轻朋友们的大讨论。全宝宝说,有的父母小时候害怕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想尽千方百计让孩子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可孩子好不容易在外混得有模有样,父母却要死要活地逼婚逼回家逼考公务员。这种父母往往被年轻人认为“脑回路清奇”,而网上也不乏对自己父母“拖后腿”的口诛笔伐。

全宝宝说,这种行为无异于毁掉自己的前期投资,重回养儿防老的死循环,甚至无法保证维持目前的阶层,最终使底层和上层固化。

一系列问题思考已久。这里,我仅出于善良的观点,聊聊父母,聊聊我们自己。

中国向来是一个竞争社会,这片土地上普遍弱肉强食的时代并没有过去太久。“望子成龙”作为中国父母的普遍心理,这种教育理念伴随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从自我成长到教育子女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在机会并不充分的过去若干年,父母往往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我们“愚公移山”的文化,十分自然地把任务或者梦想毫不修饰地传递给下一代。这种传递本身没有问题,可当子女与父母的愿望不一致时,如果父母仍旧向子女强加意志,两代人之间就十分容易形成对抗。

我们和父母的对抗,由来已久。

谁都在青春期逆反过。父母或层用言语或家法惩处我们的出言不逊,也会在晚上默默地看你被子盖好了没有。后来某一天,我们与年少的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才突然发现他们年岁渐长,日益衰老,深陷恐慌……

孝道可能是对年轻人的“道德绑架”,但作为一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民族,家族和孝道是我们最初的立身之本。

在我的大家庭里,提前一代人经历了控制与被控制的折磨。至今,我父母的内心都有数不尽的伤痕,而我却幸运地成了父母吸取自己经验教训后获得善待的宝宝。

关于“回家”这件事,我所了解的土著“天津人”是绝佳的正面代表。绝大多数人几乎毫无异议地主动选择留在天津,不管为了求学曾到过多么远的地方,最终落脚依然选择回天津。尽管全国许多地方的人都觉得自己恋家,但如果按“恋家”程度排名天津绝对首屈一指。至于是什么塑造了天津人如此统一的人生设计,请交由我天津的小伙伴们解答。(参见百合网慕岩在《非你莫属》上对天津籍选手本地就职意愿的评价。ps:在此声明,天津塑造了我的一部分,占我当下生命时长的六分之一,我爱天津。么么哒。)

当把我和全宝宝的讨论截图放在了我的朋友圈里,更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宁师傅说:培养你是为了增加联姻时的竞争力而已。什么美好的梦想光明的未来都是年轻人自己想多了。自由都是自己一腔血两把泪争取来的,怎么可能奢望同食人间烟火的父母免费提供?

幺姑说: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的确很可悲,过节很冷清,老了没人照顾。膝边没有子女嬉戏有时也好悲凉!当然要看积极的一面,身体好的时候可以都有自我,活的逍遥痛快!

如是说来,我起初到日本求学的目的十分简单。作为感受到未来赡养父母恐慌的独生子女当中的一员,我想知道老龄化问题究竟有没有解。

几年过去,一个悲观的事实逐渐展现在我眼前。答案也十分简单:无解。几乎所有人口进入低增长或倒增长的国家,在人口增长对策上都未有明显效果。而在赡养老人方面,即使是最发达国家设计的最先进的制度,也无法绕开最具体的亲子关系,无法处理最微观的代际鸿沟。

后来我渐渐理解,很多无解的问题后来看似解决了,实则问题本身不存在了。就像当年在多摩,能源与环境的教授曾用一句话作出解释石油危机:石器时代为什么终结。

既然无解。那暂时可不可以想些办法让冲突不那么剧烈。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武志红的新书《巨婴国》备受争议。新书腰封上赫然写着:

“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不过,在父母控制子女而子女却在极力挣脱束缚的这对矛盾中,“巨婴”是不成立的。这分明是觉醒的自由意志在与旧的家父长制对抗,对抗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实力与意志力的高下。

阶层跃迁注定要与过去的阶层分割,所有的婴儿都要面临切断脐带的时刻。挣脱父母有多痛,便意味着自己与过去相隔有多远。这条路上,有人选择安顿好长辈独自跋涉;有人选择回归故土留一块心田给远方;也有人尚在进退维谷中苦苦挣扎……

长者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以90后为例,大多数60后出生的父母们儿时看得见东方的伟人,他们是听着样板戏跳着忠字舞长大的。在他们童年心里不用防火防盗却要防美蒋特务。而90后的我们几乎一生下来就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玩着爷爷奶奶多年不会用的手机长大,进入大学相同口号格式变成了防火防盗防学长。

如同不能要求DF-3拥有和DF-21一样的战斗力。哪怕党费交的再多也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一夜之间连乞丐都在用二维码。同理,我们与父母,出场时间不一样,怎能强求初始版本的他们跟上我们更新版的脚步。至于两代人的相处之道,这是另一个话题。不过,当年无所不能的父母带着我们长大,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改造他们的世界。

钱教练问我:你回国吗。

我说:不知道。但我知道目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能最大程度满足自我要求和家庭期待。

人生本来就很苦,愿宝宝们不要后悔地穿上这件爱的湿棉袄。明明互相深爱,为何互相伤害。


星星

2017.9.2 东京


压迫式关爱与中国式父母_第2张图片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摄于日本石川县)

你可能感兴趣的:(压迫式关爱与中国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