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共剪窗

我不知道是不是21岁算是思想更加熟稔了,听程璧的《晴日共剪窗》,一句“那时的我呀手里拿着一本唐诗宋词三百首“,记忆突然闪回,曾经家里也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有一个假期爸爸要我一天背一首,他会随口给我解释一两句,可印象中好像就背了一首,关于寒蝉什么的,记不清了。

有些事情长大了就不记得了,也是有些东西长大了才感悟到。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书柜,不大,但是几个深灰色的家具中那个米黄色的书柜显得很新,里面的书多是国内外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四大名著、巴金文集等等。那些书字体很小,印刷质量也不好,还会有错别字,多半是盗版的吧。小学时天天在书柜的桌子下面写作业,抬头就能看见这些书名,可是一个小孩子怎能读得下这样的书。只是记得小学为了应试,老师会介绍一些名著,这时我会想到,诶,这本书我家里有。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小学语文试卷都有一道经典的题目,大概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给我们什么启示“,人人都背统一的答案,滚瓜烂熟。当时我也抽出家里书柜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过一段时间又一次翻开继续读,最后还是读不下去,至今也没有完整读下来。那个时候似乎总是这样,小学生没有手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除了写完作业后看看动画片,除了傍晚和小伙伴打口袋跳房子到天黑看不清地上的格子,也没有其他的事情。有时想抽出一本书看看,却都是厚厚的一本一本,总是读不懂,读不下去。后来两次搬家,这些书大部分也不知散落到了哪里。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开始想看水浒,三国,红楼,读的很勉强很吃力。高中时家里学校很近,中间会路过一个书店,可以在里面看书,有时下午或晚上上课前我会提前一点出发,到书店里走一走。只看看一排一排的书名,有时选几本课外题,有时酝酿好久买一本不厚的书。留意着日子定期买四块钱一本的《意林》,绿绿的意林陪伴了我的高二高三时光。那时的我已经是敏感的,会有些触角捕捉到一些情绪,化成几个句子,我会把他们写在意林的封面,绿色的封面和黑色的字。回想起来高中的时候自己买过白落梅不像传记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意林上推荐的雪小禅的《小喜》,语文老师推荐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深深被电影中静秋和老三感动而买的《山楂树之恋》;妈妈没收过学生的三部《小时代》和韩寒的《他的国》,我也拿过来翻了翻;还有很神奇的一次,书架上突然出现了一本叫《重返狼群》的书,我就自然地拿过来看,过了几天我看完了这本书就消失了;也有被同学强烈推荐的《暮光之城》,很厚的四部竟也在高三的寒假看完了。那时十几岁的女生们都偷偷地在桌堂里看爱情小说,而我几乎一部都没看过,以至于现在出了什么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大家都借以纪念青春,而我却没什么共鸣。那时也没有很刻意的读书,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一直也没有读过什么所谓高级的文学作品,可是精神却不会觉得贫瘠。

现在大学有图书馆,有各种电子设备,可以用各种方法得到书籍资源,可以在各种屏幕上阅读,还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评论和分享阅读感受。可是再买意林看却觉得有些幼稚了;图书馆里借的书有时翻翻就放下了,到期了才想起来;存了很多电子书资源却常常是在连不上Wi-Fi无聊时点开看看。还好的是也没有停止阅读,充盈自己的需求也还没有枯竭。前几天在微博偶然看到《重返狼群》竟出了第二部,突然间很激动,回想起曾经看这本书第一部时的震撼,迫不及待想要读。

看采访说《晴日共剪窗》这首歌是写程璧小时候和奶奶生活的时光,从那一句歌词就突然想到了很多,才突然明白从小的环境氛围总会一直影响着我们。爸爸以前是初中语文老师,从他的同学聚会的只言片语中,我猜测他上学时应该是个文艺青年。小的时候家里有笛子有口琴,爸爸偶尔还会摆弄他们一下,他们学校里什么文艺演出时他也经常高歌一曲。妈妈是初中数学老师,记得寒暑假时她总是一遍一遍地看《简·爱》。我应该庆幸的是他们虽不是大富大贵,但通情达理,让我一路嗅书香。

你可能感兴趣的:(晴日共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