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微信撞了一下腰

她被微信撞了一下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首先申明,本文指的是一部分老年人,绝对没有普遍适用的意思。)

小D说,她妈妈这些天很怪,昨天把不粘锅藏好用铁锅,今天又把铁锅藏好用不粘锅;昨天发小D微信叮嘱她食用盐不能买加碘的,今天一早又更正还是用加碘盐可靠。

这一切都是因为68岁的老太太用上了微信,有了朋友圈,进了老同学群。群里一有老姐妹提醒大家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用,其他人就忙不迭地给自己的子女和亲朋好友发送。

小D对妈妈说不要见了风就是雨,妈妈根本不理。不过要说没一点效果也不是,之后每次发来信息,都附加一句:这个信息不知是真是假,不管怎样,以后还是不要买来吃了。

哈哈,吃了几十年的日常食品,难道这一下就不吃了。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也不难理解。

每个人都自成一套对外界信息接收、加工、处理的机制。老年人的固有思维方式是在以前几十年的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到退休那时,差不多自成一个闭环的体系。

体系中若有以下特点,那漫天飞舞的信息是足以让他们应接不暇的。

她被微信撞了一下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迷信权威。

报纸曾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对写成印刷体字的文章有一种自然的崇拜感。不曾想到,在所谓的“互联网+”时代,注册个公众号发表个印刷体字排列的文章太容易了。急转弯来不及,信任感延续。

(二)缺乏辨别能力。

1 .这个首先跟思维模式有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遇到问题会从多角度去辨别和判断,多问几个为什么,正所谓“我可以相信你的理论,但是首先你要告诉我到达这个理论的路怎么走。”

但是一些老年人,当然也有不少年轻人,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习惯。只要你有办法让他们直接感受到结果,他们就会直截了当地采取明确的行动。 比如她接收到某食物吃了对身体有害的信息,那不管有没有原因,原因是否合理,她都会决定今后不吃这个食品,理由是不吃,总害不到我吧。

2 .职场中的人士为什么识别能力一般较高?因为他们每天在工作中进行着头脑风暴,要跟老板、客户、同事之间交换信息,相互质疑、辩驳,所谓真理不辨不明,这其实是一个对信息接收和处理机制的“校准”过程,也是对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过程。

而退休人士这种校准和训练的机会大大减少,他们相互沟通的圈子又比较单一,自我充电意识也没有以前强烈。没有新鲜的紧跟时代的知识的输入,你让她用什么利器来精准、犀利地检验、筛选。

3 .年轻人从论坛、QQ空间、贴吧、微博,一路玩到微信朋友圈,对一些伎俩贴早就司空见惯,或许曾经也深信不疑,然而多看一次,多经历几次,自然就琢磨出门道来了。相对的,一些老年人是直接从广播、电视、报纸,一步跨到微信朋友圈,自然是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三)缺乏安全感。

老年人成长于物质贫乏的年代,在上世纪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复杂且残酷的政治动荡,不安全感促使他们时刻绷紧了怀疑的弦。一旦关乎自己和子女的利益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就不可抑制地占了上风。

(四)从众心理的影响。

在群体中,一个人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会有“不犯错”的安全感。

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有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五)关心子女的一种方式。

在不少老人眼里,子女是一辈子的事业,为子女操心是永不退休的职业。拿什么给你呢,我的忙碌的子女们。在微信里悄悄地扔一个链接是父母关心你的一种方式,也是找个话题跟你交流的一种方式。

她被微信撞了一下腰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接到妈妈发来的这样的信息,第一 你要明白,这是妈妈在记挂你了。就像你三岁那年的某天,故意把一个东西扔在地上弄出点响声以引起妈妈的注意。

第二 作为亲人身份中年轻的一员,你的话语权不能丢失,因为有些话,你不说别人不会说。而一旦陷入一个怪圈,他们越琢磨就越觉得有意思。

第三 既然会发微信,那就说明她对新事物感兴趣,试着教她搜索验证的方式,让她掌握判断的方法。就像她当初教你如何查新华字典识字。同时也可以推荐几个适合的优质微信公众号给她,让她看看老年生活的多样。

第四 像鼓励孩子一样鼓励长辈培养兴趣爱好。不为多才多艺,不为炫耀攀比,给自身带来愉悦就是最高的奖赏。

第五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这里,跟长辈说话,礼大于理,态度、措辞都要恰当。不然还没开始,就给你扣上一顶“不尊重长辈”的大帽子,再怎么用心都会无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被微信撞了一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