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长久以来打口水战、补贴战的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这是继快的打车收购大黄蜂打车、滴滴合并快之后,互联网租车市场又一次重大变动。
然而,当大家旁观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合并后,一些投资人已再次发现:你可以在中国市场“烧钱”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接受一轮又一轮各方投资人的资金支持,但终究,还是难以逃脱与同类公司整合,或被收购的命运。
那么,下一个被收购的是谁?是亏损不断的新美大,还是一直营销支出巨大的途牛——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市场上也就剩这两家公司在“烧钱”撑业绩了。
再证“烧钱”之失
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合并时,市场已证明:“烧钱”太猛,投资人最终会出面,撮合两家公司“停战”或整合。
也是由滴滴和快的合并开始,2015年,成为市场的合并之年。同类型公司中,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珍爱网收购了世纪佳缘、58与赶集合并,这些案例,伴随着中国二级市场实质意义上的“股灾”,一个概念再次加深了大家的印象——“互联网寒冬”。
尽管早在2014年底,经纬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张颖就对外预警,资本的“寒冬”即将到来,但当去年合并案不断出现,加上本次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市场才真切地感受到“寒冬”。
或者,反向考虑,在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下,即便滴滴和Uber上半年不断在比拼融资的速度——一方宣布获得苹果投资,另一方立马宣布获得沙特主权基金的投资,但投资人对“烧钱”也只会给出一定的限度,而不会无节制地“烧”下去。
对此,在投资人眼中,这也再次证明,“烧钱”策略,至少在中国市场是行不通的。
就最新案例而言,一个细节是:早在7月下旬,彭博社就引述投资人的话称,投资人对Uber CEO卡兰尼克的策略不满,并要求他们与滴滴在中国“停战”。
就连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利1个多月前还与滴滴总裁柳青在派洛斯福德牧场的Code Conference上进行过简短的交流。
还有谁在“烧钱”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Uber虽号称“颠覆了”世界各地的出租车及运输公司,但在中国,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它每年亏损达10亿美元。
那么,在无数案例证明“烧钱”在中国“行不通”之后,还有谁在中国市场“烧钱”?或者说,谁还在坚持使用补贴和“烧钱”的政策?
答案不难找寻,号称“独角兽”的新美大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因为“烧钱”问题,新美大估值早就缩水了很多,同时,还被阿里巴巴彻底抛弃。
据亿欧今年早些时候披露的数据,“新美大融资文件里披露的合并财务表预测,2015年其亏损超过100亿元,此前的融资额消耗殆尽;预计2016年和2017年依然会大幅亏损,两年亏损额度将接近200亿元;实际上,如果要追求增速,新美大不可避免还需要花不少钱做投资或并购。”
如果亏损能换来所谓的市场份额,那可能也会为投资人接受,但实际上,据媒体分析,“美团仍依旧深陷于和百度糯米、口碑、饿了么的竞争泥潭中,还养成了极度依赖补贴的弊病,没有建立起竞争壁垒。”
几难逃整合命运
当投资人面对2016年和2017年亏损200亿的现实时,一个很简单的反问是:谁还会给新美大继续“输血”?
结合目前的背景,加上遭到BAT的全面围攻,新美大很可能会继续遭到投资人抛售,同时,很可能会被全球投资人从中国“独角兽”的名单中除名。除非,王兴能真切认识到市场问题,接受巨头的投资,或彻底放手新美大。
事实上,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经的左膀右臂、性格爽直的沈鹏也认得很清:“这半年来,团购这东西突然间越来越牛,大家在想公司要上市,然后期权很快就能兑现了。越拼到后来,大家越怕这个期待落空。”
而据媒体报道,另一位地推牛人“阿干”(干嘉伟)已边缘化,也无心继续在美团内部继续“走下去”。
还可以预计,当美国的团购“鼻祖”Groupon在美国股市上不断下挫,模式越来越被质疑之际,新美大上市的希望也变得愈发渺茫。
不过,反向思考,在新美大估值不断下挫、“烧钱”不断的背景下,其本身越来越具备“抄底”的价值。未来,在资本的力量下,很多事情可能不是单就由王兴一个人做主,而是要接受当前的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