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社会》

人类进入单身时代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单身独居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单身时代。

截至2010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在北欧,单身的比例更高。瑞典是世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我们要做出改变,让未来的社会和城市规划适应这种变化。

造成大范围独居人口增长的原因

一是个人主义的兴起;

二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女人不再依附于男性;

三是通讯方式的变革,社交更为方便;

四是大规模城市化,使独居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团队和归属;

五是人类寿命大幅度延长,使得独居老人日益增多。

关于独居和单身人群的新认知

首先,独居并不是造成孤独的元凶。决定孤独感的并不是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那些擅长交际的单身人士并不一定感到孤独。而在婚姻“围城”中的人,可能更有孤独感。因此,他得出结论,寻找终身伴侣或者找一个人同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孤独感的问题。

第二点,单身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相反独居人士更热衷于社会交往。克里南伯格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都市专业人士往往有过度社交的倾向。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更喜欢聚集在那些创建充满活力的城市。社会的机能也在转变,过去的社会是强调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现在则更多地是转变为,让人们把自己的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第三点,独居并不是人生失败的象征,社会需要改变对单身人士的歧视。过去的主流文化看中婚姻或亲密伴侣关系所带来的安全感,而把独居视为人生失败的象征。在很多公司,上司和同事们更尊重有配偶和子女的员工的私人时间,而宁可打乱单身人士的日常生活,这是对单身的歧视,需要改变。

第四点,很多经历过婚姻生活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单身。许多经历了失败婚姻的人士,对婚姻和真爱会拯救他们的神话彻底失望,只有很少人会选择再次步入婚姻。选择独自生活,对女性来说,她们可以摆脱不被感激、不被重视、无报酬的家庭责任,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对男性来说,他们可以拥有更具冒险精神的、更丰富的社交生活。

第五点,我们都会老去,可能都要面对年老的独居生活。年老会失去独立性,需要依赖于旁人或机构,所以需要家庭、市场和国家联手提供各种保障。有一些城市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得很好,比如纽约市,他们为老年人和独居者提供慷慨的公共服务,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老年中心,提供午餐,组织社会活动,并帮助老年人参加其他公众活动,鼓励老年人在自然形成的退休社区中安度晚年,这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独居社会经验

克里南伯格专门去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考察,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独居人口城市是怎样服务独居人群的。

在斯德哥尔摩,很多住宅楼宇都改造成了适合单身人士居住的小户型住宅,这些住宅面积虽小但功能齐全。以一居室、二居室为主,配备了餐厅、洗衣房、托儿所,可以为单身母亲和其他单身男女提供服务。政府能为高中毕业的成年人提供一间小型公寓。

这里有一种叫做“一起拥抱人生旅程”的社区,专门为40岁以上、家里没有子女、有兴趣下半生一起体验独居生活的人们设立。这里跟养老院模式不同,是有全职工作的中年人和退休人士组成的。这里有大型的餐厅和开放的厨房,可以供大家集体用餐;还有图书室和电视室、电脑房、洗衣房、编织区、木工间、兴趣小组活动室等,还有公共花园和休息区。楼上有露天屋顶区和派对宴会厅,地下室有健身房和桑拿浴室。每一个住宅单元里有一间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小巧的厨房。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过得开心愉快。

瑞典还有良好的国家福利来解决公民在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比如女性独自生育一个孩子,她将得到雇主和国家共同支付的十六个月带薪育儿假。政府还提供了一流的儿童保育设施、公共医疗体系等。这里的社会福利设施值得全世界学习。

克里南伯格总结说,独居,和结婚一样,只是一种生活的可选项,并不是通往重塑自我和个性的唯一途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应该受到排斥和歧视,相反社会应该为独居人群做好服务和保障。

撰稿:曹亚瑟

转述:杰克糖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身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