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1472年10月31日出生于渐江余姚,因曾筑室于会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这家伙的厉害之处在于,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十五世纪,其学术思想竟然传遍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整个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斐然。
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起因是这样的。
在我们的三口之家中,小T是个文盲,看书基本以图为主。
T先生呢,号称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里,唯一只看完过一本课外书,书名不详,曰见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会抬不起眼皮。
于是我的阅读史其实很孤独。
有时看到精彩之处,会忍不住念出来分享,不管念什么,小T都会因为好奇而觉得非常有意思。
T先生呢,永远握着手机,木有任何反应。
只有这次例外。
因为工作需要,T先生曾远赴外地“修炼”心法数日,回来后却发现,面对琐碎的日常事务和敷衍了事的下属,他所用的招数依然只起到了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效果。
直到听我念出:一生伏首拜阳明。
T先生精神大振,从未有过的专注。
连续念了两日后,第三日要求继续听。
我当然是要摆摆架子的:
前两日是免费吸粉,今天再念就要开始收费了。
得到的是少儿不宜的回复,免了吧。
1、
跟其它大人物不同,王守仁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的童年。出生就是富二代,十岁时全家的户口便从浙江迁入一线城市北京。
因为爸鼻考上了状元,王守仁成了富二代加官二代。
虎父不能养犬子啊,状元爸鼻烧大钱请了很多家庭教师来教王守仁。
王守仁确实很聪明,聪明到老师根本搞不定。
于是向状元打小报告,说小王同学喜欢问稀奇古怪的问题,写莫名其妙的东西。
比如: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首流传千古的《蔽月山房》,由十二岁的王守仁所作,。
状元不愧是状元,爸鼻意识到了儿子的非同寻常,第一次将王守仁从书房带到了北京城外的草原和大漠。
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深深刺激了王守仁。
金戈铁马,这才是型男的世界!
十五岁,王守仁准备上书以“玩”为终生追求的皇帝朱厚照,称愿出国靖难,讨平鞑靼。
状元来不及吃后悔药,用手边的书劈头盖脸的打回了王守仁出国效力的梦想。
数天后,小王表示暂时不去打仗了。
状元表示欣慰。
小王说他的新梦想是做圣贤。
状元给小王一记响亮的耳光,接着差人将其送到江西去做了上门女婿。
老子管不了你了,娶个老婆来管。
奇葩就是奇葩。
新婚之夜,新郎王守仁失踪了。
意志坚定的王守仁立下做圣贤的目标后,就再也没有放弃。
在道观学道士打坐,远比洞房花烛更有意义。
2、
灵光一闪,是在听到“格物穷理”四个字时。
朱熹作为一个成功的圣人,帮助王守仁脑洞大开,同时也让王守仁痛苦不堪。
前途光明看不见,道路曲折走不完。
详情请自行百度“守仁格竹”。
二十一岁,鉴于圣贤之路一片黑暗,王守仁重拾四书五经开始备考。
乡试通过,中举人。
尔后两次会试,名落孙山。
二十六岁,习兵法谋略,练武艺骑射。
二十八岁,考上公务员,先后在建设部和司法部任职。
干正经事从来不是王守仁的作风,他整日陷在朱圣人“存天理、去人欲”的理论中,虚度光阴。
光头和尚们悟出的道是一种极为玄幻的快感,无忧无虑,无喜无悲,胜过世间所有欢愉。
王守仁不信。
他来到寺庙,和禅师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双方就若干问题达成一致。
临走,王守仁问:想妈不?
禅师沉默。
数秒后。
禅师低头答:怎能不想。
王守仁松了一口气,无论何时何地,人性都是不能也不可能会泯灭的。
无心做官,正好官场失意。
权臣陷害,装死躲过一劫,发配贵州。
生计艰难,栖身于“阳明山洞”,对理想产生强烈的质疑。
极度的焦虑与狂躁中,王守仁龙场悟道:
理在心中,天理即人欲!
中华文明史上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3、
问题是,学术有个屁用啊。
心学又不能解决吃饭喝水上厕所的事情。
王守仁继续在龙场开了两年荒,这位山区哲学家还经常会在业余时间去当地教育局吹吹牛。
名气大了,附近的湖南人也跑过来凑热闹。
两年后,奸臣落马,王守仁平冤昭雪升为县长。
六年后,贵人相助,王守仁一路平步青云,升为三品大员,巡抚江西南部。
看来古代的伯乐也不少。
兵部尚书第一次见到王守仁便道:“若用此人,可保天下太平!”
王守仁用行动做出了证实。
在培养“双面间谍”剿灭江西土匪的过程中,王守仁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他管这个经验叫做“知行合一”。
懂得道理很重要,实际运用也重要。
就像每天早上在朋友圈被心灵鸡汤灌得热血沸腾,却并没有马上起床去跑步一样,毫无意义。
面对土匪的大刀,火枪比哲学有用。
江西平叛,孤身招兵近十万,督战即放狠话:
此次攻城,志在必取!一鼓令下,附城!二鼓令下!登城!三鼓令下未登城,杀兵!四鼓令下未登城,杀将!
士兵毛骨悚然。
宁王筹备十年的谋反,被王守仁用三十五天划上句号。
对波云诡谲的官场,王守仁并不留恋,他在意的是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平安。
状元父亲去世后,王守仁开始四处游学,广收弟子,将心学四诀传之于世: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圣人,当之无愧。
屈屈两千字根本无法概括我在阅读其生平时的震撼,只有大声念出才过瘾。
T先生表示还需要慢慢领悟。
而小T完全反应不过来。
问:妈妈,为什么登不上城王守仁就要杀自己的将军呢?
又问:妈妈,他自己是老大,为什么不杀自己呢?
我被你穿越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