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雪崩

互联网雪崩_第1张图片

2000年-2001年,互联网雪崩对初尝创业甜头,还没有来得及收获喜悦的莫天全来说从太过残酷。但就是在这里,搜房撰写了一个个叫做坚持的故事,形成了自己百折不挠的企业品质。

回首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难以忘记那场刻骨铭心的产业劫难——不切实际的虚幻和浮躁,几乎毁灭了这个生机勃勃的行业。如今,站在互联网十年的高点上,可以感到欣慰的是——走过了生死劫的一代互联网人终于摒弃了盲目和浮华,重新走上理性、务实的轨道。

到了世纪之交,在风险资本的狂热追捧之下,中国互联网业的淘金热也渐趋白热化。许多互联网公司在风险投资的扶持下一夜间声名鹊起,充满热血的网络青年不断演绎着一夜暴富的神话。1999年,张朝阳等网络新锐走上在上海举办的财富论坛,风光一时。

互联网雪崩_第2张图片

正是在这时,大批踌躇满志的创业者在互联网神话的驱使下迷失了经营的真谛,“眼球经济”的盛行使得实实在在的盈利不再是互联网企业追求的目标。当时许多互联网精英甚至一再声称“最重要的是访问量”。

为了吸引用户的眼球,失去理性的互联网人开始大肆烧钱,盈利意识的日渐模糊使得互联网的泡沫开始急剧膨胀。2000年砰然破裂的网络泡沫给高烧中的互联网泼了一瓢冷水,同时也惊醒了互联网人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先是纳斯达克的崩盘,紧接着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经济低迷。在泡沫破灭后的两三年内,中国的互联网人开始反思并携同产业走入了深度调整期。股价的暴跌使得纳斯达克指数一再触摸历史新低,亿万资产随之蒸发殆尽。

互联网雪崩_第3张图片

2001年3月,曾经被纳斯达克百般宠爱的中国三大门户网站股价均跌破1美元,面临被摘牌的危险,昔日的互联网宠儿命悬一线。排山倒海般到来的互联网风暴,将先前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无情地打碎,烧钱、访问量、眼球经济再也无法支撑起整个互联网产业经济。

于是,破产、裁员、高层动荡成了那段时期的关键词,就连众多中国互联网界的英雄也因为产业的低迷而遭遇坎坷。濒临崩溃的边缘,所有的互联网人都在痛苦的挣扎中开始了反思。烧钱、访问量、眼球经济这些曾经被企业视为杀手锏的东西纷纷被抛弃。

互联网人逐渐认识到,无论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互联网同其它产业一样要遵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盈利才是硬道理。于是,经受了蜕变洗礼的互联网人从狂热浮躁变为理性务实,开始踏踏实实地探索盈利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雪崩_第4张图片

回到北京,莫天全马上约了李山和周全,把他的探索及思考一起分享。这是创立的第二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搜房正赶上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莫天全常常听说,周全是个神秘的人,传说他的西装口袋里经常装着一些卡片。常常在投资决策的时候从口袋里翻出卡片来帮助决策。是什么不得而知,据说很准。今天,终于让莫天全见识到了这个神秘的卡片。“周全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给莫天全看,上面写着一首诗,大意是: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在受苦,我们还得要坚持”莫天全顿时感慨万千。坚持一个词的背后有着多少的艰辛和压力。

在互联网泡沫最糟糕的时期,IDG将所投资的互联网公司都召集在一起开会,相互打气。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命运是拴在一块的。在最困难的时候,IDG给了搜房两次无需任何担保的过桥贷款。周全认为,在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作为风险投资人,最需要判断的一点是:在同样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创业团队是否能够具有当初投资人看重的优点。而激情和执着是周全总结莫天全的最大特点。

互联网雪崩_第5张图片

“投资商只要看你是产业当中的老大,就会愿意来投资。”对于并购四网的赌博,莫天全是这样想的,事实也是这样的。从摩根士丹利到其他国际一流投行都愿意来投资。正当这个时候,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Michael到中国寻找更多的“优质种子”进行投资。他关注的有1999年马云成立的阿里巴巴和硅谷动力。他约见了旧同事李山,李山觉得这是一个搜房融资的很好机会。于是引荐给莫天全认识。一个在饭桌上谈判得到500万美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启了。李山很清楚Michael评判的标准。80%~90%是看合作方人的因素。他需要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具有深厚的责任意识,设计优秀的赢利模式。洽谈,他们显得底气十足。

互联网雪崩_第6张图片

有了上一次与香港新世界谈融资的经历,他们不想再经历那样痛苦的过程,“这次我只需要不到500万美元,但款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到账;不允许做调查,可以调查我莫天全,但是公司不能调查。公司什么都没有,调查来调查去也是什么都没有,但会把我们搞得很累。”莫天全的讲话让Michael大吃一惊,“如果是500万美元投资,必须先把100万美元放在我的账上,这叫做定金,这个定金是不退的,你要是不投,这定金也不退,转成股权。”莫天全姿态很高。Michael只谈了几分钟,随即决定为晚餐埋单,向搜房注资500万美元。同期高盛投资银行投资了阿里巴巴、搜房、硅谷动力三家公司。一个月之后,钱就到位了。”其中继IDG之后第一个进入搜房的大股东是高盛。2000年3月,高盛将500万美元投给了搜房。获得搜房30%左右的股份。解决了搜房的燃眉之急。

互联网雪崩_第7张图片

搜房王国扩张之路变得顺畅。它开始了“天时”(互联网经济热潮期)、“地利”(中国的高科技IT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直升式发展期)、“人和”(外有风投垂青内已架好平台)兼备的发展时期。

互联网雪崩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