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P134-P143读书分享
一、理论摘要和感悟
1、第六章 “除了吼叫,我还能做什么?——逐步调整,慢慢改善
(1)、管教的4C法则
(4.连接
管教的核心是连接。如果孩子感觉到与你保持连接,相信自己是你的掌上明珠,那么他就更容易听从你的要求。所以,即便你全天都要工作,也应该规划时间,寻找一些方法来让孩子知道你有多重视他。
要有一对一的时间:抽出时间来与孩子单独相处,给他你全部的注意力,这一点在对孩子的教养计划中十分重要。虽然因此他还是会挑战你或者藐视你,但是如果不能保持爱的连接,情况会更为艰难。
定个约会:尽管你觉得自己已经有很多时间开车带孩子出门,睡前给他讲故事,但是一对一时间还是不一样。你专门留出来的特别时间能为你们带来新的想法,新的相处方式,以及对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我建议你至少每周留出2-3次,每次15-20分钟的时间。
让孩子做主:在一-对一的时间里,要让孩子来选择做什么事或者玩什么游戏。我建议不要看电视或者玩电脑。你观察她,跟从她的指示,尽量将你的想象配合她的想法,但不要指挥她该做什么。你的任务是放松、保持好奇以及熟悉孩子的游戏。
一心不可二用:但是研究注意力的专业人土报告说,一心多用会导致无法深入学习。《疯狂的忙碌》(Crazy Busy)一书中所说: “对大多数人来说,多任各处理会很激动人心,但是这样却不如专心投入-一件事那么有效和高效。带着好奇心看待你的孩子,了解他的性格和想法。
找到你们都喜欢的活动:兵乓球、棋类游戏。
一对一时间减少了兄弟纷争:无论孩子多大,当出现兄弟姐妹间的争斗时,一对一时间都是种十分可贵的干预。它有助于减少怨恨,让孩子感觉他对你很重要。
关注孩子的感受:保持好奇:当你的孩子显得心烦意乱,不肯听话时,解决方法之一是找出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真心好奇,并告诉孩子你渴望对他理解更多,你与孩子的连接自然会增加,你也就有能力解决你之前并不了解的问题。你说话的语调十分重要。”如果你能够注意自己的语调,先让自己平静下来,你好奇的闻时就容易被接受。孩子因此能感觉到你在倾听,你关心他的感受,而且你愿意花时间和他-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带着好奇心为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时间,日时你和孩子来说,让家里充满连接而非怒气则是再好不过的事。
别记仇:当我们不肯忘掉愤怒,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作家和活动家安妮.拉莫特在《一路安好》( Tavelling Mercies)一书中曾写下这样富含智慧的句子:“不肯宽恕,就像自己喝下鼠药,却期望毒死老鼠。
在学校里,我们很多人从未学过宽恕。但作为家长,我们现在要学会宽恕并且以此作为孩子的榜样。宽恕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别人的作为或者忘掉发生了什么,而是意味着我们愿意放手,让生活继续,不要因此就切断与我们关切之人的连接。
当你花时间仔细思考某种场景时,你是在对孩子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触发你情绪的东西或者你的压力做出反应。
(2)、要理智也要尊重
当你学会不吼不叫,学会对自己心怀善意,你就越来越容易尊重孩子,即便在他挑战你的耐心的时候。别忘了,管教的目标之是教会孩子控制自己。只要记得这一点, 你就能够管理和转化自己的负面反应,为你的孩子做一个更好的榜样。
一位好上司或者好老师会以尊重的方式向你呈现结果,这样你就不会感到被打击或者被羞辱。一位好上司或者好老师会有符合现实的期待,让你承担后果是为了帮助你在将来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不是让你感觉羞耻。
思考你的要求和孩子的能力。他需要的不是承担未完成作业的后果,而是你帮助他完成有难度的作业。如果他第二天忘记交作业,他会被扣分,这是他承担的自然后果。”不要让怒气辖制你的反应,这样你才能够以尊重和理智的方式管教孩子,并且避免大吼大叫。
值得思考:管教不像我想的那样:当孩子出现失当行为时,要观察,要倾听,要思考,面不是任由事态发展为冲突和不可收拾。孩子的失当行为往往是对压力、恐惧、不安全感或者其他情绪的一种反应。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想想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花时间陪孩子,跟随你的好奇心更多地了解孩子。倾听孩子,游戏的时候和他一起大笑。有质量的陪伴时间就像黏合剂,可以让你们保持连接,同时减少吼叫。
养育需要时间、关注、同理心和耐心一这些也是你们大部分人每天都渴望得到的。你的状态时有起伏,但记得回到“A-B-C-D-E” 的步骤来调整自己,同时运用管教4C法则。你的孩子要以你为榜样来学会尊重,即使是在他犯错的时候。
2、感悟
今天工作发生了件事情,真的是很让人愤怒,以至于一天当中做别的事情时不自觉的会把思绪又转到愤怒中,如果不是察觉到及时把自己拉出,大脑会不停的给怒火里自行添加素材,让自己爆裂,不仅如此,我还会如受气怨妇般逢人报怨吐槽,真的是书的讲到的:“当我们不肯忘掉愤怒,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就像自己喝下鼠药,却期望毒死老鼠”这二句话真的经典。
“当你花时间仔细思考某种场景时,你是在对孩子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触发你情绪的东西或者你的压力做出反应。”,点出了所谓“性情中人”的真象,换个场景一样适用:当你花时间仔细思考某种场景时,你是在对(工作、事情、任务、家庭、亲人、公司、国家)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触发你情绪的东西或者你的压力做出反应。
二、互动
宝宝在家做作业,忽的烦躁起来,试着保持着一份单纯的好奇心,去问:看见你很烦躁,发生什么了。没那么简单,宝宝不直接说,还是保持单纯的好奇和关心,又问,切不到重点,扯了几句后,情绪平静了些,又开始做作业了。休息时,却主动说出,是因为作业时间长了,又看不了电视,心里急,说这话时,是平静的。人是需要关心和理解的,如果刚才看见她不耐烦做作业时,一顿批评教育,怕是现在又要感慨青春期的孩子难教了。
三、感恩
感谢今天的一切,生活中发生丰富的事例,舒服也好,难受也好,都是精彩的体验,做个有心人,从体验中让自己增长智慧,不要浑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