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财务报表就是在学语言
财务报表就是一家企业经营的成绩单,就像看孩子的考试成绩一样简单。
财报不能单看一张
三张财务报表要结合看,有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表中,最重要的就是现金流量表,如果您没看现金流量表,就等于没看财报。
现金流量表代表真正有该笔资金流入或流出公司,资产负债表是当天的余额,损益表是对未来利润的推估。
财务报表是一种语言,难的是“中翻中”
卖菜阿婆不会专业术语,却掌握了财务报表上所有的重点。
财务报表阅读第一招:看懂全貌即可
损益表告诉我们一段时间内,公司是出现损失或收益。
资产负债表让我们了解在特定的某一天,公司有多少资产,欠了多少债,股东们投了多少钱。
现金流量表让我们了解公司资金的来源有哪些,又用到了什么地方。
财务知识用得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三张表要摆在一起看,才能掌握全貌与相对应的关系。
在第一阶段,只要能看懂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就是不是及格就好。
注册会计师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人士,既要跟老板收钱,又要评论这位老板的财报是好是坏。
会计师的会出四种查核意见:
1.无保留意见打90分,表示这家公司毫无保留,心中坦荡荡;
2.保留意见打60分,会计师对这家公司有难言之隐,有问题但不好意思讲;
3.无法表示意见打50分,连资历深厚的注册会计师都看不懂这家公司的财报;
4.否定意见就是完全不及格,唬烂的公司!
只有获得无保留意见90分的财务报表,才值得我们花时间继续研究下去,对这家公司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也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判断值不值得合作。
损益表:告诉您公司到底是赚还是亏。
从自己每个月能存多少钱,薪水-费用支出=您能存下来的钱或透支的钱(损或益)。来对标损益表=收入-支出=账面上赚的钱(损或益)。
损益表上的数据代表的是一段时间的损失或收益,所以是流量(会动的)观念,不是定量(当天余额)的观念!
营业收入大,不一定是最好。要先分类营收,才有办法分辨好坏。没有扣除成本和费用,就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否有赚钱能力。
把营业收入按客户区分,如果收入大部分都来自一个大客户,如果这个客户一出现转单情况,就会产生大的风险。
把营业收入按产品线区分,就知道哪些产品赚钱,哪些产品亏钱。
把营业收入按区域分,看为公司创造营收的客户或区域是不是很集中,大量集中区域的客户为了降低供货商风险随时就会转单,遇见这种情况,公司就惨啦。
企业经营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获利模式,大起大落有点像在赌场赌博,最好尽量避免。
企业经营必须将本求利,要有做百年企业的思维,永续经营才有价值。
看损益表一定要牢记这八字箴言:长期稳定获利能力。看财报时,要看连续5年左右的财报,才能看出长期发展的状态。
所以只看单一报表是有风险的,要将财务的三大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放在一起看,才能看见全貌。
收入、成本和费用,哪一个更重要?
企业经营就是要提高净利润。从公式(收入-成本--费用=净利)发现,有两种提高净利的方法:1.增加收入(开源)2.降低成本和费用(节流)。
最好的选择方式是提高销货收入,没有天花板。
选择成本或费用,当然重要。一定要省,要控制,但要合理,也要合情。控制过头,减成本就变成偷工减料,减费用就等同降低士气,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窄。
因为,不管您怎样省、抠门到极限,成本与费用也一定要大于零!过度的成本管控,会伤害公司内部的员工士气,终究会伤害公司对外的品牌形象。
正确的成本与费用管控观念: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的方案。
但到底是增加收入还是成本与费用管控更重要,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建议答案。
换句话说,提高收入、降低成本与费用都重要,但比例要放对。40%放在成本与费用的管控上,其他资源放在创造价值上,这才是长期经营稳定获利的较佳方向。
公司赚钱,为什么却倒闭了?
损益表告诉您一家公司是赚钱还是赔钱,但它只是预估的观念,因为净利不等于现金。
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不是现金交易,后期还有可能因为质量问题被客户要求退货或要求折让,销售收入的金额就会发生变化。
损益表中最后一个数字叫“净利”,它只代表在账面上,这段时间公司获利或损失了多少钱,但净利的金额并不是现金的金额。
即使一家公司损益表上显示很赚钱,并不等于公司手上有很多钱。
在财经届流传一个笑话:财务报表中,字越小越重要。有一种做假账的方法是改变折旧方法,降低固定费用,让净利润看起来提高。
所以,看财报一定要三张一起看,才不会被误导。巴菲特一次要看5年的财报,因为行业景气起起伏伏,通常5年是一个循环,长期观察一家企业的损益表,才可以看出问题和机会。
损益表还有其他用法,其中之一是用来计算出损益两平点,就是不赚不赔的平衡点。
如果您存到第一桶金后,对标公司赚的钱就是净利润,然后会想做很多事。在资产负债表中,钱往左边走,叫资产投资;钱往右边走,叫处理债务。
在会计的世界中,也有所谓的“物质不灭定律”,某一张报表少的东西,一定会在同一张或另一张报表上出现。所以,财务报表要摆在一起看,才能看出企业经营的全貌,真正发挥他们的意义。
这里来介绍一个非常有趣的词:商誉。用大白话就叫作“猪头”,哈哈。商誉只在公司间出现并购的时候出现。
收购价-净资产=商誉
商誉=猪头=买贵了
既然买贵了当然也有买便宜的时候,这种情况叫资本公积,大白话就是公司不劳而获的好处。包括股本溢价、资产重估价值、处分固定资产收益、企业合并所获利益,以及受领捐赠所得…
有钱之后兵分两路,往左边走叫资产配置,往右边走叫处理债务。这里要提醒大家,经研究发现,中小型企业破产的原因有40%是因为错误的财务观念:以短支长或短债长投,一旦市场出现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就非常惨了。
银行都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所以要记住,千万别等缺钱才想借钱。要在您状况良好,晴天时就要先向银行借钱,并且是长期借款,以长支长,以备不时之需,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大家最长见的这个方法的使用就是在买房时向银行借款几十年。
仔细推敲资产负债表,会发现左边代表的是您真正拥有的资产,右边则是您如何取得这些资产的找钱方式。也就是,您的钱是来自负债资本还是股本资本。
前面讲到,公司挣到了钱会兵分两路使用,有五种选项:保守,投资,并购,还款,分红。一般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守或还款。
选保守的人是希望保留较多的现金,用来“比气长”。“比气长”非常重要,否则遇到金融风暴就阵亡了。
手握现金,不论何时都能买到大部分您想要的资产;而手握大量资产,却不一定能实时换成足够的现金,让公司持续生存下去。
高手都是做保守或还款,手上最好要保留总资产25%的现金。
前面提到,当您手边没有那么多现金时,一定要未雨绸缪,在财务状况好时,去银行搬20年期的虚拟现金。万一不幸发生财务危机,这个“以长支长”的虚拟现金工具,至少能帮您争取9年的缓冲时间。
一家公司经营能力好不好,就像是餐厅的翻桌率;您的资产一年帮公司做了几趟生意,就是经营能力。
在分析前,请思考应该使用哪一种报表:月报、季报、半年报,还是年报呢?短期报表会出现淡旺季的问题,所以分析一家公司的经营能力,比较好的做法是采用年报上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时,建议大家要到倒着看这些翻桌率的公式:
1.总资产周转率,用来了解这家公司整体的经营能力;
2.固定资产周转率;
3.存货周转率,代表这家公司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接受度或热销度;
4.应收账款周转率,用来看这家公司业务团队的收款能力,以及销售团队的优劣。
对总资产周转率(翻桌率)数据的归纳:每年大于一趟,非常不错;大于两趟,非常厉害,通常属于翻桌率很大的流通业。
每年小于一趟,代表烧钱,专业名词叫“资本密集”,此时要特别留意该公司是否有足够现金,确保景气反转时还能持续经营下去。
若没有足够的现金(现金占总资产的25%,最保守也要有10%),则至少公司要以收现金的模式经营。
希望通过物超所值的大包装、少品项与超低价方式回馈会员,提高会员回购率。这就是实务中常听到的一句话:低价要能活,除非“转的快”,指的就是总资产周转率(翻桌率)。
总资产周转率每年大于2趟,通常是指流通业。资本密集(烧钱)行业的周转率通常小于1,也不是一定不好,只代表着该行业每年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更新设备,保持竞争力,所以只要确认该公司有足够现金即可。
就像是您需要常常进入高级场所(烧钱),身上绝不能只带了500元现金,否则非常容易出事!这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懂。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经营不错的网络公司,现金占总资产的比率都远远大于我们建议的10%~25%?
因为,经历过2000-2001年的网络泡沫化的人,都知道活着真好!只有手握现金的人或公司,才能在经济风暴中活下来。巴菲特也经常说:现金为王!
解读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必须配合一起看,就像看成绩单时不能只看一科,要全部成绩一起评估,才能看出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请谨记一个观念,财务报表因为涉及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而一家公司通常不会一夜之间就突然变好或变差,除非遇上罕见的特殊情况。
一家公司如果心术不正,想在营收上动手脚,就会产生以下三种现象:
1.现金占总资产比率会越来越少,因为假交易是收不到钱的。
2.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会越来越大。
3.应收账款回收天数会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财务报表的特性:
慢慢变好或是慢慢变差,报表上的数字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大幅变动。希望这些常识能帮助大家在投资时,避开爱做假账的地雷股。
除了通过“翻桌率”的角度切入之外,还可以从做生意的完整周期来思考经营能力:
公司采购部门买进材料交给工厂生产,做出来的产品存仓之后,交给销售部门把产品卖出去,最后再从客户手上收到货款,这一连串的过程就叫“做生意的完整周期” 。
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率比较低,这种企业能存活吗?用常识判断,乍看之下似乎活不了,但是低价如果转得快就有机会。
“转的快”指的是经营能力的翻桌率。在财务领域,该怎么表达这个观念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就有机会存活。
换句话说,主要这家公司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资金成本率,就有机会存活。在财务报表上是用总资产报酬率来体现。
如果获利能力与经营能力不可兼得的时候,要以经营能力为主。
因为,即使您有高毛利,仍然无法有效抵挡外来竞争者的入侵。
但是,经营能力属于公司内部的一种能力,强调的是这家公司如何有效运用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与总资产,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与运用。
这些经营能力背后所代表的运用逻辑,一般竞争者是不得其门而入,也偷不走。
这也是每当市场不景气时,专业投资机构都会选择加码投资这类公司的理由:
收现金的行业,做生意的完整周期短,而且是不论市场是不是景气都需要的民生需求产业。
前边讲了损益表造假的案例,这里又提到资产负债表一个新的造假手法。
假设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专业经理人,董事会同意您依照公司经营的绩效与公司股价表现,额外提供特别分红给您。
您接手后经营这家公司,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总资产周转率还是偏低,加上公司并不是烧钱型的企业,所以董事会对您有些不谅解。
为了美化公司的经营能力,您请了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另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帮忙,将您公司目前的闲置资产卖给好友的公司。
这时候,由于总资产周转率=销货收入/总资产,假设分之不变,但分母少了,是不是总资产周转率瞬间就提高了。
这桩交易,让您的经营能力瞬间提升,于是年底考核时,您可以顺理成章拿到几千万的红利。
来年您再请朋友将原先买的资产再卖回您自己的公司,投资人是不容易发现的。这个买回的动作,只会在下一个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所以,财务报表不能只看一张或只看特定科目,需要将三张报表摆在一起看才能看出报表的真实性与完整的关联性。
现金流量表,才是最关键的报表。是一张真假立判、生死存亡的报表。
自由现金流量=营运活动流量-该公司为了持续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支出。自由现金流量代表的是公司真正能自由运用的资金。
巴菲特就认为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就是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您没有获利,还可以照常营业很久,但只要一天没有现金,就无法生存下去。
把这本书看完后,收获真是巨大。
对于出现现金周转危机的企业,要用什么方法挽救呢?
答案很简单,四个字就解决了:“快收慢付”!但如果您没有基本的财务数字能力,就容易听信身边没有老板思维的朋友给您的建议,常常会误入歧途,因为老板和员工的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
身为创业家的您,如果对基础的财务报表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像不懂九九乘法表 却跑去参加数学算式的比赛一样,处处充满了高难度挑战!
学习了全书,对财务报表有了立体的观念:财务报表不能单独看,要三张摆在一起看!
来复习以下七个重要观念:
1.损益表有赚钱,不等于是可以拿来花、用的钱,因为损益表是推估的观念;
2.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等同于企业的生命线;
3.为什么很多人创业时,都想从事餐饮业或服饰业?因为这些行业具有“快收慢付”的特性;
4.全球企业天天有人倒,为什么比较少听到百货公司倒闭?同样是因为“快收慢付”;
5.没有获利的企业可以照常营业很久,只要一天没有现金,就无法生存;
6.专业财务分析人员在评估一家企业的时候,最优先会看的数字,往往是活动现金流量—它代表这家公司将获利转换成现金的能力。
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的四个步骤:
1.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是否大于零;
2.获利含金量=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利=大/小=OCF/NI>100%;
3.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4.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与损益表上的净利,两者趋势变化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