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 张培解读

关于作者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法国的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被害人学专家,曾在巴黎第五大学任客座教授,专攻精神暴力行为,主要研究职场上的精神虐待。曾数次作为嘉宾出现在法国的电视节目上,积极推动法国针对职场和家庭内部精神暴力的立法进程。

关于本书

《冷暴力》这本书探讨了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精神虐待的不同阶段以及施虐者的主要手段,从施虐和受虐双方的角度分析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并为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应对和解决之法。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让受虐者认识精神虐待这种“冷暴力”现象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具体表现,学习应对家庭和职场中精神虐待的方法,治愈心理创伤,保护自己免于被虐待。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家庭和职场中精神虐待的表现

1. 夫妻之间的精神虐待

(1)掌控欲。施虐的一方通过精神虐待,让伴侣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并与自己保持安全的距离,来维持对伴侣的全盘掌控,进而维系亲密关系,受虐的一方甚至会认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乃至继续忍让下去。这种精神虐待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人精神上甚至肉体上对另一个人的摧毁。

(2)防御机制。感情破裂或是出轨的婚姻中,犯错的一方会因无法承担责任而出现精神虐待。犯错的一方,不肯为关系破裂负责,为了离开旧人另觅新欢,不惜设下圈套,让对方主动赶自己走,并将离婚的责任推卸给对方。想分手的人一般都会拒绝直接沟通,只会用语言暴力来扰乱对方,而受虐的伴侣为了维系关系反而让对方为所欲为,让这种虐待与被虐待的关系不断持续下去。

(3)纠缠或骚扰。不想分手的一方每天在公司门口等对方下班、每天不断打电话骚扰对方、直接或间接的恐吓威胁等。严重的,还会演变成挖苦、辱骂对方,用言语作为武器伤人于无形。

2. 父母对子女的精神虐待

这种精神虐待往往躲在教育的幌子下,父母用成年人压倒性的力量和权威,把儿童塑造为驯顺听话的人。有些人,则运用间接暴力的方式摧毁配偶进而波及子女。还有些精神虐待是以直接虐待的方式展现的。不知不觉地侵蚀家庭成员的感情和人格,对家庭造成可怕的伤害,这种家庭的孩子成年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精神虐待行为,这些孩子成年后会把儿时压抑的遭遇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3. 职场中的精神虐待

这种虐待往往源自于对权力的争夺,施虐的一方一般会通过言语、表情、姿势或文字来侵犯个人人格、尊严或身心完整,以及危害正常工作、破坏职场氛围等手段,来实施虐待。

(1)上司欺负下属。施虐的一方一般是发布命令的上司,受虐的一方是不肯服从的下属,上司精神虐待的第一步是贬低下属,并且会努力让团队认同这种虐待行为,让其他员工认为是这个下属罪有应得。

(2)同事与同事之间。同事之间也会因为竞争而产生嫉妒,出现精神虐待。

(3)下属欺负上司。比如:一个空降到公司的外来主管,因行事风格和方法不能被现在的群体接受,而且也没有设法调整自己,或者表现太过软弱,就很容易被下属欺负。

职场中的精神虐待主要是通过拒绝直接沟通、打击信心、破坏名誉、孤立、欺凌、迫使受虐者犯错等手段来实现的。最终,会扼杀员工的信心、干劲和创意,甚至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和发展,不仅对被虐者会造成伤害,对所在公司乃至职场环境的破坏也是致命的。

二、精神虐待的阶段和手段

1. 人格腐蚀阶段

人格腐蚀阶段被称为“洗脑”,这是一个引诱的过程,施虐的一方不断向受虐的一方施加影响,受虐的一方人格逐渐遭到摧毁,受到扰乱,渐渐失去自信,直到被掌控,丧失自主判断力,用不符合本性的方式思考、做决定和行事,丧失了自卫力和判断力,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性。

(1)单向沟通。为了牢牢掌控受虐的一方,施虐的一方要利用单向沟通的方式来阻止有效的交流,通过语言来操纵对方,不让对方接收真实信息,不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受害的过程,被虐的一方也就更容易被利用。

(2)说教。有些人会采用抽象、说教、理论性强的说话方式,让对方费解、迷惑,无法回应。

(3)杜撰对方意图。有些人,会自以为是地拼凑对方的意图,或是猜测对方心中的秘密,做出一副比对方还了解对方的姿态,来误导对方,进而操控对方。

(4)语言暴力。有些人还会用讽刺、嘲笑、轻蔑的方式来施虐,尤其是在嫉妒别人时,表现最为明显。

(5)挑拨离间。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军,这些《孙子兵法》用来打胜仗的手段,也会被拿来当作精神虐待的手段。

(6)践踏人格。精神虐待更过分的手段是否定人格,那些自我意识脆弱、缺乏自信的人听到这类贬损自己人格的话,很容易就产生自我否定心理,这也变相抬高了施虐一方的自尊。

(7)表现强势。还有一种人会通过展示自身强势的一面来实现掌控,总是给人一种印象,他懂得比别人多,说话一言九鼎,而且不会犯错,为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并彻底信服他,甚至让对方依赖自己,最终实现对人家的绝对掌控。

2. 公开暴力阶段

仇恨会启动,受虐的一方不再甘心被控制,而是要企图恢复自己的人格,找回自由,这会让施虐的一方感到恐慌甚至狂怒,阻止受虐的一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再严重一些,施虐的一方会运用冷酷的言语暴力来虐待对方。施虐一方会想方设法把对方逼得走投无路,甚至逼迫对方采取行动抵抗或报复,这样,施虐一方就有理由指责对方是恶人,把挑起矛盾的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1)施虐者

任何人在遇到危机时,都有可能运用虐待行为来自我保护,具有自恋性格的人尤其如此,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点恶毒,这都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

有一些自恋的人会为了满足破坏冲动而采取虐待手段,这就是精神分析师口中的“恶毒自恋者”,这也是一种无症状的精神病态表现。

偏执型人格也会导致虐待行为,偏执型人格的人多半自视甚高,固执、狭隘,没有正面情绪,看不起他人,生性多疑,总觉得别人说什么都是针对自己。他们会认为对方很可怕,必须摧毁掉。

(2)受虐者

受虐一方往往是有良心又天性爱责怪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忧郁型人格,比如:性格忧郁的人往往会与无感的人结婚,会把自己无条件交给对方处置,借此赢得伴侣的爱,甚至会承担所有错误的责任,总是处于害怕和自责的状态,这就给自恋的另一半提供了掌控关系的机会。具有自恋、偏执性格的人和具有抑郁型人格的人之间往往会互相成全来完成精神虐待。

3. 如何应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

(1)如何对待家庭中的精神虐待。作为受虐的一方,要明白自己来承担婚姻或家庭中矛盾冲突的全部责任是不合理的,然后冷静客观分析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放弃没有底线的容忍,要敢于承认伴侣已经伤害了自己,并且要勇于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受虐的一方一定不要试图为对方解释和辩护,可以通过第三方力量来帮助解决问题。受虐的一方要真正敢于把精神虐待行为暴露在众人面前,敢于逃脱对方的掌控。从心理上真正对抗虐待行为,诚实面对自己,必要时可依靠法律手段来解决。

(2)如何对待职场中的精神虐待。尽早解决,避免落得辞职走人的下场。为了尽早打击虐待行为,受虐的一方首先要寻求所在组织内部的援助,从心理上确保自己健康不扭曲,维护好个人的职业信誉,切不可给人以口实挑自己毛病,学着保持戒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断恢复自己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保持冷静并尝试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对方沟通,积极回应对自己不利的说法,必要时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解决问题。

当一个人的尊严被另一个人的行为伤害时,受虐的一方要坚持让对方尊重自己,积极维护自己的底线。一旦心理受到伤害,可以选择心理治疗方式,和心理医生说出遭受精神虐待的真相,接受现实并积极面对,不断治愈自我。

当然,精神虐待不仅仅存在于家庭和职场中,只要存在人际关系、存在竞争的环境中,都有可能会出现虐待行为。除了上述实用建议之外,更重要也是最重要的应对之法,是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学会识别并且有效地应对这种“冷暴力”。

金句

1. 男女之间的精神虐待,不同于二者之间常见的恶语相向,而是单向的、片面的攻击,这种非正常的意见交流,会严重破坏恋人关系或家庭平衡。

2. 父母对子女的精神虐待,往往躲在教育的幌子下,父母用成年人压倒性的力量和权威,把儿童塑造为驯顺听话的人。

3. 职场中的精神虐待往往源自于对权力的争夺,作为施虐者的公司领导一般会通过言语、表情、姿势或文字,来侵犯作为受虐者的下属的人格、尊严或身心完整,甚至利用危害正常工作、破坏职场氛围等手段,来实施虐待。

4. 职场中的精神虐待主要是通过拒绝直接沟通、打击信心、破坏名誉、孤立、欺凌、迫使受虐者犯错等手段来实现的,滥用权力、利用人的从众心理集体施暴、公司坐视不理甚至助纣为虐,都是职场中精神虐待得以滋生的土壤。

5. 人格腐蚀也是一个“洗脑”的过程,施虐者不断向受虐者施加影响,受虐者的人格逐渐遭到摧毁,渐渐失去自信,用不符合本性的方式思考、做决定和行事,最终丧失了自主判断力和反抗能力,直至被掌控。

撰写:张培

脑图:摩西

转述:于浩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暴力》| 张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