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群主训练营】物质、精神、发展的铁三角框架

【超级群主训练营】物质、精神、发展的铁三角框架_第1张图片

社群是人的聚集地,超级群主能够运营社群,就一定会知道如何满足人的需求。

人的需求包括三方面:物质+精神+发展

关于需求最著名的理论就是马斯洛的五层需求论:


【超级群主训练营】物质、精神、发展的铁三角框架_第2张图片
五种需求理论

而社群的三角框架则在架构和内容上都契合了马斯洛所说的人的五种需求。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最具有稳定性的,几乎是现实世界中应用最广泛的原理,像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钢架桥的支撑结构、起重机的三角性吊臂等等。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儒学研究权威庞朴先生,曾据此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是三分统一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是他影响最大的"一分为三"学说。三分法的核心依照世界的真实三分去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是为三分法。

社群的三角框架符合庞朴先生三分法的四种状态之一:三实,即三个都是实体。三个实体间有相互克制或相互补充的关系。对于一个社群而言,物质、精神、发展缺一不可。

因此作为超级群主本人在运作一个社群时,应该先从三角框架的角度去设计社群的顶层架构。不符合三角框架的社群是不稳定的,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会导致社群活性降低甚至丧失活性,或者发生内部冲突等不和谐因素。


【超级群主训练营】物质、精神、发展的铁三角框架_第3张图片

社群内部不和谐的最直接结果就会导致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最初来源于,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一项实验。

他找来了两台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放在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假设这个是A社区,另一辆停在整体各种脏乱差的社区,假设为B社区。

实验者把停在杂乱的B社区的车牌摘掉,打开车顶,这个车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停在A社区的车没有做任何破坏的事情安然无恙。之后,实验者把A社群的这辆车玻璃敲了一个大洞,很快这辆车也不见了。

以这个实验为基础,犯罪学家和政治学家们提出了经典的“破窗效应”理论。

破窗效应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玻璃,而且在打破后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其他人就会受到一些示范性的纵容从而去打破更多的玻璃。渐渐地破窗多了,就会陷入无序。

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例子。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所以,作为超级群主,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社群运营的底层逻辑,把握社群未来的发展方向,让社群不仅成为物质领地、更是精神家园、还是发展的沃土。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级群主训练营】物质、精神、发展的铁三角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