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慢》与“黍离”之悲
今天上午10点,按照事先的约定,我们一行来到寇永升老师授课的高一(16)班,听他给我们上一节示范课,寇老师教授的课文是姜夔的《扬州慢》,这首诗歌是一首词意非常含蓄,情感极为深沉的作品,每次解读都很不到位,也很不满足。听了寇老师的这堂课,我对这首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思考。
姜夔在这首词里用了他常用的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一段序言明确地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其中予怀“怆然”和“黍离”之悲是这首词最主要的情感,也是解读这首词的关键所在。词中“予怀怆然”原因是什么?“黍离”之悲到底“悲”在哪里?根据寇老师的讲解,“黍离”之悲应有“七悲”:
一悲荠麦青青。词人“解鞍少驻”的扬州,是历史上令人神往的“名都”。杜牧言“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里自古繁华,景色优美。诗人本来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来观赏古城的。但实际情况却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当年垂柳夹道、春风弥漫的十里街衢,如今却是一片自生的荠菜和野麦,青色无限。“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二悲废池乔木。昔日人烟阜盛,气象繁华的扬州,经过金兵铁蹄蹂躏之后,如今是满目疮痍了,进入扬州城经过“胡马”破坏后的残痕,到处可见,词人用“以少总多”的手法,只摄取了两个镜头:“废池”和“乔木”,“废池”极见蹂躏之深,“乔木”寄托故园之恋。眼前残败的景象之后,是战争和侵略留给人们心灵的愤恨和钜痛,而“犹厌言兵”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示人们对战争的极端憎恶和厌烦,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
三悲清角吹寒。上片的结尾三句:“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此处,词人使用通感的手法,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将扬州城的寂静衬托得更加萧条。“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诗句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写出了为金兵破坏后留下这一座空城所引起的愤慨;写出了对宋王朝不思恢复,竟然把这一个名城轻轻断送的痛心;也写出了对宋王朝偏安政策,仅凭一座“空城”防边无奈和谴责。
四悲重到须惊。“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郎即杜牧,姜夔认为他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但料想他如今重来,看到古城的沧桑变化,也必定大吃一惊。这几句衬托出,扬州所遭受的破坏远远超出姜夔的意料,因而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下来。
五悲难赋深情。“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这两句词人化用杜牧的诗句,杜牧《赠别》诗中有“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以初春枝头的豆蔻花比喻美丽的少女。杜牧的另一首《遣怀》诗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的这两首诗是写他在扬州的荒唐生活的。姜夔在这里所说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华和作诗的能力。姜夔这时复杂的情感,自己认为已经不能表达了,即使杜牧重来,也难以为他表达出来。姜夔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灾难,但心情同样是创钜痛深的。
六悲冷月无声。“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夜晚,姜夔在月光下徘徊。二十四桥也见于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写尽了二十四桥热闹和繁华,当年的明月夜,有多少人在桥上赏月,不时听到美人吹箫的声音,而今桥仍然存在,水中微波正环绕着月影荡漾,但冰冷的月亮却默默无声。还有谁来欣赏月光!多么寂寞的月亮!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进一步渲染昔日之繁华与今日之萧条。
七悲红药谁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可怜桥边的红芍药,仍然每年盛开,还有谁来欣赏呢?多么寂寞的芍药!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诗人悲痛的心情达到高潮。其中“红药之为谁生”隐含着南宋王朝能臣无有,良将难求的一种失落和遗憾,也有南宋朝廷腐败软弱的讽刺和埋怨,亦有人生失意的惆怅和悲哀。(酒泉市实验中学 文多华)
二、南菁学记之寇永升老师二三事
今年7月份,寇老师回酒泉送教,有幸听了他一堂讲座,知道寇老师是甘肃景泰人,曾在嘉峪关工作16年,之后到教育发达省份江苏任教,至今近20年。寇老师感受到祖国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工作之余,去延安支教、来酒泉讲课,又一手促成了我们到南菁跟岗研修之行。通过短暂的接触,深切感受到寇老师的故乡情、教育情和家国情,寇老师是个有情怀的人。
(一)故乡情浓
我们第三批来南菁跟岗研修的老师共有17人,每一批到来时都受到了寇老师和他们学校热情的接待。寇老师为故乡人创造了四条特殊待遇:我们是唯一一批住在学校、吃在学校、上自习在学校、并且全程全方位有领导带队和陪同的研修团队。可以说为我们贴心服务,安排好了一切。感受最深的是周四下午,寇老师和别人调课,赶完了自己周五的教学任务,急匆匆陪我们去镇江听课。一路上兼职做导游,为我们介绍徐霞客、辛弃疾,介绍金山、北固山、西津渡,对我们这些素昧平生的“故乡人民”的亲切关怀无以言表。丹徒中学黄校长是寇老师多年好友,他听说寇老师带了家乡的老师来听课,又特意为我们加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讲座,黄校长的办学追求是“做最有价值的教育、办最有价值的学校”,让我们体验到一位校长的激情、使命和追求,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寇老师的尊重和热心。第二天听完课,寇老师又亲自带着我们去体验了一堂现场课——参观了辛弃疾写《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地方——北固山。一路走来,深深体味到寇老师的故乡情浓。用他自己的话说“能为家乡人民做一点贡献,我也高兴”。
(二)教育情重
这几天,有幸走进课堂,听了寇老师的几节语文课。寇老师的课堂充满睿智和思辨,能充分调动学生,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寇老师时而启发、时而互动、时而点拨、时而追问、时而沉默、时而激昂、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咄咄逼人。一节课能够从平处起,向高处升,往实处落,课堂容量大,学生生成多。听完一节课,让人如沐春风、如坠爱河,就连我这样的外行人都觉得如痴如醉。我就特别想向寇老师学习,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得这样好?经过面对面的交流才知道,寇老师善于学习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也勤于思考,善于用功也肯下功夫。有的课甚至用十几年的时间来打磨,很多课上过几十遍,每一遍都有课堂实录和反思。正是经过这样的反复和沉淀,寇老师才能够很自豪地说:“你指定一节语文课,给我半个小时准备,我能拿出一节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课”,这是多么自信和豪迈的语言!也能看出寇老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的至真、至热、至重之情!
(三)家国情深
毫无疑问,寇老师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他的魅力在我心中光芒四射,他的人格在我心中高大伟岸!他利用教学之余搞教研,著作等身、誉享全国,挤出时间到偏远地区送教、支教。我想,正是寇老师这种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的价值追求,正是他对人民的责任意识、对国家的荣誉意识,正是他的家国情深,才驱动着他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教育高地,成为我们的榜样和楷模,做人当如寇永升,教书当学寇永升!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以寇老师为榜样,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甘肃省酒泉中学 折战伟)
三、探究性学习之我见——南菁高中听课有感
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推崇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将探究性学习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适应新课程要求,也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这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这次南菁高中跟岗研修,让我对探究性学习有了新的理解。
(一)并非每堂课都适合采用探究性教学。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积累素材、调查学情,才能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教师要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存活了这么多年,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合理选择教法、学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高效。
(二)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不能把探究性学习做成一副花架子,要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去交流、去归纳、去总结、去展示。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探究的过程上,不能只注重探究的结论,不能把学生完全束缚于教师的预设当中,做学习的奴隶,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真正作用。探究性课堂教学,教师的调控作用是少不了的,大到探究内容选择,小到学习小组划分,教师都要适时加以调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在学生探究学习中,教师要肩负起指导作用,要关注学生探究过程的动态变化,对学生已经取得的探究成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对于探究中新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分析,给于学生帮助。
(四)要注重教学反思。一节探究性学习课下来,总会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方面,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反思,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对于做的好的方面,注意记录;对于做的不足的地方,注重思考问题的根源。同时,学生的反思也是少不了的。学习了一节课,自己学到了哪些东西、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缺憾,这些都得思考。要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工具和途径。
(五)教师要对自己提高标准。当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引入,对传统教学带来了挑战,吃老本,或者墨守成规的教学思想,都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好多学生都是以听讲为主,很少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好多学生出现课堂上走神、或者打瞌睡的情况。探究性学习的引入,学生上课是动态的,自己不亲自参与,就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学生只有动起来,才能学活,学生的思维只有紧跟探究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课堂的节奏,做学习的主人。
我想,探究就是要追求真知,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追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认识了探究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探究也将成为今后我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金塔县中学 俞晋全)
四、南菁学记之高中化学难点“铁三角”的突破
铁元素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元素,主要有铁、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等存在形式。高考化学中铁的考点主要集中在铁、三价铁和二价铁及其相互转化的产物上,因为“铁三角”涉及众多反应,所以备受出题人青睐,但是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讲确是难中之难!可是今天听了南菁中学周健老师的课后,我突然发现“铁三角”还可以这样去讲解,按照周老师的讲解方法,学生以后再遇到“铁三角”的相关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今天就把周健老师的方法总结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周老师问学生,铁的化合价有几种,引出Fe、Fe2+、Fe3+,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把握。然后问Fe怎么转化为Fe2+和Fe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通过让学生短暂思考后,现场给学生做实验演示,通过实验立马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并通过方程进行巩固。随后拓展拔高为什么和H2反应后是Fe2+而和Cl2反应后就是Fe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H2和Cl2氧化性不同。
第二步:把第一步制备出来的Fe2+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通入氧气、添加新制氯水和双氧水溶液,让学生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引出Fe2+向Fe3+的转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写方程式进行进一步巩固,并且请了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第三步:在刚才通入氧气、添加氯水和双氧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再添加铁粉、铜粉和碘化钾溶液,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颜色又变回来了,让学生直观感受Fe3+向Fe2+的转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写方程式进行进一步巩固,并且请了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第四步:分别制备一份Fe2+溶液和Fe3+溶液,然后加水稀释至两颜色无法分辨,然后问学生,哪个是Fe2+溶液?哪个是Fe3+溶液?引发学生思考后,向两只试管中添加KSCN溶液,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变化,继而引出Fe2+和Fe3+离子的检验方法。
第五步:FeCl2中混有FeCl3该怎么除去?FeCl3中混有FeCl2又该怎么除去?首先FeCl2和 FeCl3之间的除杂本身就是高中化学必考点,其次通过FeCl2和 FeCl3之间的除杂对本节所学进行了一次巩固升华。
我认为周老师出彩的第一个地方必属实验。我们平时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干巴巴的讲解,不愿做实验,我们以为做不做实验无所谓,讲完学生听懂就可以了。殊不知学生本就听得迷迷糊糊,再没有实验的直观感受,学生很容易混淆。就造成了我们觉得学生懂了,学生觉得也还行,但是一到考试就出问题。化学本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作为化学老师我们有责任和有义务给学生开足、开好实验课。
我觉得周老师出彩的第二个地方是“放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现象,给足学生时间让其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内容。这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我觉得周老师出彩的第三个地方是“及时归纳、及时巩固”。 “铁三角”涉及众多反应,有时候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下课时间一长就又混淆了。所以每讲一个点,周老师就引导学生及时书写方程式或者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整理知识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瓜州中学 李海军)
本期编辑:王中龙 俞晋全
编 审:吴光林 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