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文学史-读《 中国文学史》

这是第二次看学生整理的上课笔记类书籍了。这样的书籍往往难得。因为授课已经过去很长了,授课者往往没了底稿,有底稿的话,兴之所至,课堂上会有临时的发挥。只有学生认认真真地纪录,用心地保存,才会留下笔记。一个优秀的老师加上一个优秀的学生,才能促成此类书籍的出版。

在大学课程中,我学过文学史,分为现当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史。叶龙记录的钱穆老师的这个讲稿算是古代文学史。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法,也会参考一些资料,怎么样的才可能讲得好?授课者对中国文学史理解得越透彻,越有自己的见地,眼界高,见识广,才能讲出独到的地方。则带给学生的养料越多。钱穆是国学大师,一代通儒,所以,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普通的大学老师所不能比拟的。

这本书可以算是线装的吧,每一页可以翻得很开。字疏疏朗朗,怕了那种密密麻麻的字,加上难懂的内容,让人充满了焦虑。国学大师钱穆造诣很高,讲解深入浅出,能考虑学生,于是,我们这些读者看讲稿的时候,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了。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我们仿佛又坐到了课堂上,欣欣然跟着名师遨游在文学的海洋。

相比较于我以往看过的古代文学史,这本书更鲜活。文学史离不开作品,大师阅读的作品数量,是惊人的。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会学习这些人的作品,接触作品多,了解作者少。

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诗人是很多的,作品的话也是不计其数。大师不一样,博学强知,高屋建瓴。没有让我们陷入茫茫的作品中,讲该讲的,研究该研究的,含英咀华。眼界不到的人评价名满天下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可能人云亦云好好好,真正的高人,能看清哪里好,哪里不足。钱穆一定就是这样的高人。

这本书气氛活跃的是唐宋八大家部分,读来饶有趣味。这本书上许多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但是他们的面目模糊。钱穆老师的讲稿,人,作品,才生动起来。想来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解也是津津有味的吧。也有些以前觉得名字不熟的,也有值得一观的作品。

这本讲稿按照朝代、文学的发展来编排。钱穆老师的讲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一章都值得你玩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鲜活的文学史-读《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