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考研经验帖】初试第一,教你如何一战上岸同济传播学硕

首先跟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今年同济新传学硕上岸的学生,本科就读于一所一本双非学校的新闻学专业,本科成绩中上,初试排名第一,英语82,政治73,专业一138,专业二113,总分406。


一、择校篇

我选择学校的标准很简单,北上广+985+不能太难,再综合参考书目数量,不考新闻史,学费,是否提供住宿,院校老师变更等情况,最后锁定同济大学。


二、 复习篇

我复习的总体节奏是7月份暑假开始之前找学习状态,7月以后正式进入复习。


(一)专业课

按时间轴来看,我专业课复习的整体轨迹大体如下:

第一阶段:7月份之前

我大三下学期课比较多,学习时间不是很多,暑假之前挤时间快速看了一遍《新闻理论十讲》《传播学纲要》《传播学教程》和李良荣版的《新闻学概论》。6月份报了拖鞋哥实务班,开始跟着练习写消息、评论、报道策划。


第二阶段:7月份--9.10左右

这个阶段我做了下面一些事情:传播学这一块,我听了一遍《传播学基础精讲》的课程,看了第二遍《传播学教程》,整理了一部分传播学笔记;看了一遍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听网络传播学视频课;跟着实务班练习写消息、评论、报道策划;看完一遍《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看完一遍高教版《新闻学概论》。


第三阶段:9.10--11.10左右

背完第一遍专业课;报了拖鞋哥答题班练习答题;看柯惠新《传播研究方法》;整理研究方法的笔记;看第二遍《范式与流派》。


冲刺阶段:11.10--考前

看第二遍《范式与流派》;跟拖鞋哥热点课;继续练答题,参加模拟考;再带着专题思维把经典传播学知识、网络传播学过一遍,自己在纸上手写专题框架;查漏补缺,比如看一下广告策划怎么写,准备一下考纲上的冷门专题(科学传播、健康传播、城市传播等),拓展背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名词解释。



下面我想说一下我在看书、做笔记、背书、实务、答题、模拟考以及如何处理同济真题等方面的一些做法。

关于系统地看书:同济的专业课指定参考书只有3本:高教版《新闻学概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众媒介研究导论》。但是只看这三本书是不够的,综合前人的经验贴以及我自己的经验,推荐至少补充以下几本:《新闻理论十讲》、李良荣版《新闻学概论》、彭兰《网络传播学概论》、刘海龙《范式与流派》、柯惠新《传播研究方法》。

这些书主要涉及三大块知识: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和传播研究方法,对待不同的板块看书的方法也是略有差异的。(1)首先说传播学,传播学的考察比重很大,要花很多精力去理解,要多看几遍书。我第一遍看书是快速浏览,对书本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了集中注意力会在书上划少量记号;第二遍看书更注重理解,抠细节,加深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第三遍看书就是上手直接背了,背书也可以加深知识理解;第四遍对着书本目录或者自己整理的框架回忆整本书的内容,可以检测自己各个板块的知识掌握情况;第五遍把不同的书上涉及同一专题的部分结合起来看,我后期是把《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学概论》《范式与流派》分专题结合起来看,并且会自己写一写每个专题的框架。(2)然后说到新闻学,因为我本科是新闻学专业的,所以对这块知识相对比较熟悉,《新闻理论十讲》、李良荣版《新闻学概论》、高教版《新闻学概论》各看了一遍,后来就根据自己列的专题框架,直接背鞋哥的《新闻学基础精讲》的课件和部分参考书上的内容。(3)最后说到研究方法,我把《大众媒介研究导论》和(柯惠新)《传播研究方法》各看了一遍(这两本书中,前者是同济指定的参考书,后者是以前有学姐的经验贴建议补充的书目,因为前者是翻译版本且都举的国外案例,再加上冗余信息较多,可能扰乱我们看书的逻辑),之后开始拿着《传播研究方法》直接背上面的重点内容,并且把《大众媒介研究导论》上有的《传播研究方法》上没有的内容整理出一份笔记方便背诵。


关于做笔记:首先做不做笔记要视个人情况而定,有的人时间不够,有的人高中时就不喜欢做笔记,那么可以直接拿书背,或者买现成的笔记自己稍作补充,但是最好自己列一列知识框架,这样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图景会比较清晰完整。其次是怎么做笔记的问题,书上有的内容就不用自己再整理一遍了,整理的时候标明这块内容在书上哪个位置就好了。我前期整理传播学笔记也走了弯路,把书上的内容又手打了一遍到文档上,很费时间,于是我在8月上旬暂停整理笔记;但是后期从9月中旬一直到12月份,我一直在断断续续补充整理笔记,因为后期时间比较紧,所以书上有的照着书背,不能直接拿书背的就整理对应的笔记出来背。


关于背书,我是从9月10号左右开始背专业课的,我那时候做了一个艾宾浩斯记忆时间表,没有严格遵守,主要是督促自己每天都要背书,一天大概背两个小时。大概11月10号背完第一遍书,说不清一共背了几遍,反正到考前一直在背。


关于实务,我想说所有新传的实务都是有规范、格式的也就是说有套路的,熟悉了规范之后就是练习,除了新闻实务需要练习多次才能保证速度与质量,剩下的像研究设计、广告策划之类的写几次慢慢就掌握了。我着重复习了新闻实务和传播研究方法,补充了一点广告策划的知识,广电这一块的实务没有准备。虽然我本科是新闻学专业的,但基本没怎么练过新闻写作,我也不认为自己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让我自己跟着公众号之类的练习新闻实务不太现实,写完了也不知道找谁给我改,所以我报了实务班;从6月份开始练习写消息、评论、报道策划,到9月份之后新闻实务这一块就练得比较少了,因为时间不够,而且同济之前只考过一次消息和一次评论。9月份之后,实务这块儿我主要复习了传播研究方法,除了看书背书,会跟着拖鞋哥的几次模拟考里面练习了几次写研究设计,之后看批改、听课。至于广告策划这一块我一直到12月份才去看,大致了解了一下该怎么写。


关于答题:我是报了答题班的,从9月10号左右开始以两三天一次的频率跟着练习答题,一直到12月份,一共练了大概20次答题。刚开始答题的时候很艰难,一道题可以答3-4h,因为刚刚开始背书,知识的记忆、理解都还不够。随着后面不断背书,积累案例、热点,积累、凝练小标题,答题这一块也在慢慢进步,一道题30分满分,从最开始8-10分到中间几次16-19分,一直到最后几次写题目的时候,学姐给我的批改稳定在23、24分。我答题的风格比较平实,答题的速度一直不算太快,到后期大概40分钟写一道1200字论述题,正式考试的时候有肾上腺素飙升的相助也只是时间刚刚好。


关于模拟考:不管报不报班,正式考试前一定确保自己模拟过,明确每道题的时间分配,不要到正式考试才发现自己写不完。我参加了拖鞋哥10月、11月和12月初的三次模拟考,排名和分数的进步都还是比较明显的,到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时候,我终于在规定时间内把理论卷写完了,但是实务卷好像还差一道题没写完。


关于同济真题:同济真题一贯的风格就是比较灵活开放,多年以来不考名词解释,只考简答和论述,2019年的考纲上新加了名词解释,但最终还是没考名解。我当时找到了同济从2004年到2018年的真题,着重看了一下同济真题涉及到的知识范围以及考察知识点的方式,再结合指定参考书和考纲上的专题,大致就可以确定同济考察的范围和重点。同济喜欢考重题,近三年考察过的知识点要特别注意,比如之前连续几年考了人际传播,去年和今年又连续考了哥伦比亚学派。考前至少动笔做一套同济真题熟悉一下风格。

针对同济真题,我认为在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说到同济题目灵活、开放,灵活体现在某些题目角度比较新,开放体现在有些题目问得比较宏观,那么通过破题将答题引向自己能掌控的知识范围就很重要了;针对题目设问的新角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拆解、转化到我们熟悉的知识板块来答题,针对宏观、开放的题目我们要明确答题时可以答的板块(一般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影响/作用)并且将宏观设问拆分成中观、微观层面。其次,既然题目已经是开放型的了,那么言之成理就能得分,就算遇到感觉完全摸不着头脑的题目,也一定不要放弃挣扎,比如615理论卷考原生广告的20简答题和847实务卷考航拍镜头的45分论述题,我复习时都没有覆盖到,但是我还是尽力编够了字数,最后以我的专业课分数来看,这两道题至少分别得了8-10分的样子,那么两道题加起来就是16-20分。第三,说一下我考试答题的风格作为参考,我答题风格比较平实,主要原则就是把话说清楚,用到的知识也基本都是参考书上和补充书目上的内容,没有什么超纲的知识;在分值较大的论述题中,注意把控一下题目的整体框架和逻辑衔接,做到框架合理、逻辑顺畅。

最后说一下整理专题和看论文的部分。因为暑期进度落后,9月份之后专业课复习时间就比较紧了,这两块内容我做的不太好,没有系统完整地整理专题,有的只列了框架,拓展论文也看的不多。


(二)英语

我的英语一成绩是82,我认为这个分数还是可以的了。我英语基础属于算不上特别好但还过得去的那种,裸考英语四级561、六级519。平时比较喜欢看英美剧,虽然听力、口语还是一般般,但是英语语感一直没断。

单词:7月份之前我跟了一遍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之后到考前一直用墨墨APP背单词,每天50-200个不等。

语法:考研英语得阅读得天下,阅读难在长难句,要看懂长难句,除了掌握单词,剩下就是语法,我当时在网上找了一些语法视频课,看了5-10节的样子。

真题:我用的是黄皮书,我只做了英语一真题,没有做英语二以及其他模拟题。7月-9月中旬把97-15年的真题阅读做了一遍,后面把除了作文之外的题目又做了2遍;16-18年真题留到了最后两个月模拟。第一遍做真题最仔细,先自己做,然后找出文章中的生词带入文章理解记忆,分析文章中的长难句,最后再对答案,完整地看题目、选项解析;在做第一遍真题的时候,我逐词翻译过十几篇阅读,比较有用,因为这会暴露你在这篇文章中存在的所有单词、语法、句意理解等问题,包括只用眼睛看会忽视的很多问题,但翻译也比较费时间,所以后来就没有翻译了;但是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建议把近十几年来的每一篇阅读都逐字翻译一遍。第二遍刷真题的时候正确率提高了不少,每次做完依旧会把黄皮书的文章解析和选项解析从头到尾看一遍,体会单词在文章句子中的用法和意思,这不仅有助于单词理解记忆,也有助于在写作文时把一些单词用进去。刷第三遍真题的时候,对文章和选项已经很熟悉了,但是特别容易把阅读选项选错,可能有点高原反应了吧。

关于真题的几个板块,四篇核心阅读之外的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我都是留到9月份之后再做的。新题型做几次慢慢掌握套路就好了,部分新题型很难,但不要担心,太难的考试的时候大部分人也不会做;完型填空我刷了两遍,但正确率没什么变化,我也就随缘了;翻译这一块儿我看过唐静翻译书的前面几章,感觉太麻烦了,就遵循朱伟的原则了:捋顺+讲人话。


作文:我准备作文的时间还算比较早,大概8月下旬的时候我买了王江涛作文书,大作文+小作文一共背了大概十篇,但是发现写的时候还是没有头绪,就开始自己下笔写了,每个星期大小作文各写一篇,写完了对着王江涛书上的范文看和改。最开始写得很烂,后面慢慢好了一点。我会在看真题阅读的时候注意一些单词的用法,自己写作文的时候用进去,并且在写作文的时候直接将自己的观点用英文表达出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会跟模板作文重复,而且我后期写的作文也可以做到内容和高级表达兼具了。但这样也有缺点,因为我这种半吊子英语水平的人虽然有了一点直接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但实践起来总归还是不够熟练,结果就是速度慢,还容易涂改,造成卷面不整洁;我考试的时候最后剩50分钟写大小作文,按道理说完全够了,但我写起来时间比较紧,还涂改了好几处。所以总结一下,作文方面,自己整理几套模板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全靠临场发挥。


(三)政治

我的政治考了73分,不算很高但也不会拉后腿的那种。政治这一块我是全程跟的肖秀荣,没有太多要说的。我大概从7月底开始开始跟肖秀荣的三件套,一直到9月初把精讲精练和1000题过了一遍。这里补充一点,看精讲精练的时候,马原部分好好看,对于理解传播学理论的一些底层逻辑挺有帮助的。我认为精讲精练配套的视频里,马原部分的视频值得好好看一下,可以帮助理解,但后面的史纲、毛中特、思修等部分比较容易理解,直接看书就好了。

1000题一共刷了2、3遍。做了一遍十年真题选择题,真题的主观题只看了近两年真题的答题思路。徐涛的优题库做了三分之二没做完。后期就是肖八、肖四,肖八的选择题做完一遍后认真看解析、查漏补缺。11月底到考前背了肖八、肖四,肖八背了一遍,肖四背了三遍,肖大大压主观题还是很准的。


三、时间规划篇

暑假之前是挤零碎时间复习。暑假期间平均每天学习8h,7、8月份英语每天花2-4h,8月政治每天1.5-2h。9月以后,每天有效学习时间8-10h,英语、政治平均各2h。到后期开始背政治的时候,给政治的时间占比增大,有时一天4h。

我9月份以后的学习时间大概是

早上7:30-11:00,下午13:30-17:00,晚上18:30-21:30,早上6:30-7:00之间起床,晚上23:00-24:00睡觉。

我每学6天会休息半天,睡个懒觉、吃个火锅、看个电影之类的。整体节奏做到松弛有度,适当调节一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心态篇

大部分人在备考过程中都会焦虑。应对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每天看着自己做完的任务列表就会比较安心;其次,我认为图书馆复习氛围好,比自己一个人在寝室复习更不容易焦虑;最后,我想说如果可以的话,找一个好研友,可以相互督促、鼓励,我研友备考时的心态就特别乐观,背书都能笑出来的那种,我也被感染了,大部分时间心态都还可以。

最后我想说一句,自己一个人复习的同学要多关注一下外界消息,每年都有埋头复习而错过了报名、现场确认的同学,导致没法参加当年的考试,白白浪费一年时间,这种真的是非常可惜了。


 了解更多专业的新闻与传播学考研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拖鞋哥新传考研❀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济大学考研经验帖】初试第一,教你如何一战上岸同济传播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