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连载篇33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连载篇33_第1张图片

抢占客户端

收购PPTV

2014年,有研究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PC端在便利性上的不足,将削弱其对互联网访问的贡献,而手机和电视两个端口对消费者的入口黏性,却在显著上扬。

因此,当移动互联网取代PC互联网后,在三网(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的产业大背景下,客厅娱乐的概念催生出“四屏合一”的声音。

四屏,是指PC、平板、智能手机和高清电视这四块屏幕,作为联网设备中的后起之秀,电视是客厅娱乐的最核心设备,自然成了多方角力的焦点。市场上,不仅活跃着三星、LG、索尼、创维、海信和TCL等传统彩电制造商,苹果、谷歌、亚马逊、PPTV等互联网公司也把手伸向了彩电和与之相关的机顶盒制造。另外,一向被视为内容提供商的视频网站,也想在前景无限的客厅娱乐中分一杯羹。

在互联网的竞争中,有着“得流量者得天下”的说法。

在Web 1.0时代,流量的绝对入口是门户和搜索引擎;进入Web 2.0时代,博客(包括现在的微博)、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站/工具,成为新的流量黑洞。而在两个时代的切换期间,一种叫视频网站的业态在美国兴起。

2005年2月,华人陈士骏和一帮哥们儿上线YouTube;9月,耐克广告获得超100万次的点击率;12月,一段名为“慵懒星期天”(Lazy Sunday)的短片视频在YouTube疯传,点击率超过700万次,显现出了强大的吸睛效应。谷歌第一个发现视频网站具有天然优质流量入口的特性后,在1年后就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并将其称为“互联网革命的下一阶段”。而当时整个YouTube只有65名员工。截至2015年,YouTube在全球已有10亿个用户,占

全球互联网人口的1/3,这些用户每天在YouTube上观看的视频内容以百万小时计。

YouTube的出现,引发互联网人对视频网站的青睐,美国出现了Hulu、HTTP、DropBox和Netflix,中国的优酷、土豆、六间房、酷6、爱奇艺、PPTV和PPS等也相继兴起。2012年12月,韩国艺人PSY的《江南Style》,在全球引发10亿次的点击量,首度让外界看到了视频网站所具有的台风般的影响力,并引来了互联网巨头的强烈兴趣,以至整个行业从2013年开始,从正常竞争异化成了一场“拼爹大战”。

李彦宏在2012年和2013年收购了爱奇艺和PPS,马云在2014年4月参股优酷土豆,并在2015年10月宣布全资收购对方。当然,马化腾、张朝阳和贾跃亭等也各自手持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和乐视网,摆好了阵势。

企业间的竞争,争的是市场。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顾客,顾客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当顾客都被视频网站所吸引时,苏宁云商也悄悄地把手伸向了视频业。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连载篇33_第2张图片

2013年10月28日,苏宁向处于视频领域第二阵营的PPTV战略投资不超过2.5亿美元,占PPTV公司44%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同时投资的还有张近东的老伙伴赵令欢,他代表弘毅投资出资1.7亿美元,持股29.9%。PPTV由姚欣创办于2005年5月,以视频直播和专业制作为特色,通过PC网页端和客户端、手机和PAD移动终端,并通过与牌照方合作的互联网电视和机顶盒等多终端,向用户提供网络电视服务。2013年的相关行业报告显示,PPTV有活跃会员3.4亿,占据了互联网视频直播市场超过60%的份额。

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太让人读得懂的资本运作。毕竟,在常人眼里,视频网站和电子商务在业务上的接洽不是那么紧密。在此之前,除了马云试水性质地参股优酷土豆,再无其他案例。

但是,张近东却是从“终端”的角度,把收购逻辑想得非常清楚。

苏宁互联网路线图中明确要打造实体门店、PC端、手机端、PAD端、电视端等多终端互动、融合的互联网入口,PPTV在知名度和流量上不如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网和腾讯视频等,但在嵌入互联网电视后,将有利于苏宁加快进军方兴未艾的OTT领域,进军家庭互联网终端,使之和PC端、移动端和门店端一起构筑成苏宁易购吸纳流量的四端,极大地丰富苏宁的销售渠道。①

更重要的是,苏宁在互联网战略上明确了从实体商品向内容商品、服务商品拓展的全品类战略,内容产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当时,苏宁还有望获得工信部颁发的国内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拿下PPTV,就弥补了苏宁在数字内容消费上的短板。

在完成软硬件销售、内容提供与虚拟运营的布局后,苏宁打通实体门店、苏宁生活广场、苏宁易购等线上线下业务,打造手机+平板+电视+云服务+软件商店+ROM+运营商的全产业链模式,为上游彩电厂商和内容供应商搭建开放的技术平台、海量的内容产品平台和丰富的视频应用平台,其中可以包括苏宁应用商店、苏宁易购、易付宝、苏宁阅读和苏宁云盘等移动应用,苏宁即可从单一的硬件销售商向软硬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云商。

另外,还有一个长久的思考,驱使着张近东务必须进入视频行业。

苏宁每年卖出占全国销量10%以上的电视,但这些电视机卖掉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和苏宁基本再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品牌彩电制造商卖出互联网电视后,还能通过植入电视操作系统内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后续的增值服务。因此,鉴于苏宁与众多电视机企业的合作基础,可以在短期内让PPTV抢占客厅入口——植入智能电视中,张近东也希望能够有一套自主掌控的视频系统,提供购物和电商信息分发,这样,所有苏宁售出的智能电视都可以接入苏宁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形成新的盈利点,大家利益分成。

还让他感兴趣的是,如果苏宁未来的精准营销能够得到视频平台的支援,将极大地有助于苏宁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同时,将双方的会员账户互通、支付系统互通,搭建彼此引流的通道,那将会实现

1+1>2的效果。

苏宁看得很清楚,购买结束才是营销的开始。

①侯隽、孙冰:《苏宁抢先布局家庭娱乐中心》,《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43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连载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