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


一个遇到提问不会回答又不知道如何查阅的学员,永远不可能将知识变成能力;而一个遇到问题连查阅的意识都没有的学员,只能永远徘徊在心理学专业的大门之外。


李克富 || 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_第1张图片
看到这个小丑表演,如果您笑了,是为什么涅?


就我24日涂鸦“幽默”时说到的讲笑话,有位研修生提了个问题:“一个人的笑点高低由什么决定的呢?”我自知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和价值都和回答“一个人的身高由什么决定的”差不多,当然不会接茬,就采用了一贯的模式反问:

“一个人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

她的应对还算机灵。先用“老师的提问能总让人深省”拍了一下马屁,然后说“至少跟两人有关,就有无限可能”算是作答,其实说的却是废话。接下来,她就把我教的那一套熟练地运用到了我的身上,问:

“那,幽默的人疗愈了笑了的人,还是笑了的人疗愈了幽默的人呢?”


李克富 || 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_第2张图片
这样的学员经常收到的礼物是我送的三坨


从技术层面,应该说这样的回答是恰当的。但,如果涉及到知识层面呢?那种“顾左右而言他”机灵,恰恰把她“知道却在需要时想不到”的尾巴露出来了。

我对自己的研修生当然了解,基本上都像她一样,心理学的知识不缺,几乎啥都知道,但就是在需要的时候要么难以改变用常识应对的习惯,要么不能够从海量的知识或理论中做出合适的选择。

而我,整日苦口婆心强调的就是试图消除这两个“要么”。今晨想以此为例,把唠叨了多少次的话再唠叨一下。

面对诸如“一个人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之类的提问,一个专业人员必须首先去想该用哪些心理学知识或用哪种心理学理论予以解释。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将其称之为“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意识”——具备这种“意识”(觉知/觉察)要比具备知识和能力更加基础也就更加重要!多年的带教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很多学员不是没有知识,而是缺乏运用知识的意识,因此才会高分低能,不能用专业替代固有的常识。

一旦有了这样的意识,才可能根据作为现象的问题(question)或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problem),从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搜寻并在比较后找出与之相匹配的说明或解释。

比如,如果有老师(而不是学生或其他人)问我:“一个人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

我会立马意识到这是老师在考察我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继而会非常自然地联想到学过的“归因”。凭我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限度和熟悉程度,就会迅速略过归因的“不变性原则”和“折扣原则”,而聚焦于“协变原则”上,于是,那个验证了“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的著名研究就会在我脑海中浮现。此时,哪怕我对教科书上的具体内容已经模糊了,也是可以马上通过查阅找到答案的。


李克富 || 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_第3张图片
切记这个套路,首先要有套路意识!


一个遇到提问不会回答又不知道如何查阅(教材)的学员,永远不可能将知识变成能力;而一个遇到问题连查阅(教材)的意识都没有的学员,只能永远徘徊在心理学专业的大门之外。

玛丽小姐看到一个小丑表演,笑了。她为什么笑呢?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论是这样的:

如果玛丽只对这个小丑笑(高特异性),别人也都对这个小丑笑(高共同性),而且玛丽只要见到这个小丑就笑(高一致性)。这说明,这个小丑很可笑。

如果玛丽不但对这个小丑笑(低特异性),所有小丑的表演都让她笑(高一致性),而别人见这个小丑表演时不笑(低共同性)。这说明,玛丽的笑点低。

玛丽以前从未对这个小丑笑过(低一致性),她对别的小丑也不笑(高特异性),别人对这个小丑的表演也不笑(低共同性)。这说明,这次玛丽的笑和这个小丑无关,而是她处于一个好笑的环境中。

按照这个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或三维理论,如果您听任何笑话都笑,而在听我讲一个笑话时别人不笑而只有您笑,才能说明您的笑点低呢!


李克富 || 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_第4张图片
见它我为什么笑?知道了吧!


说明: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attribution)时往往遵循三条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性原则和协变性原则——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协变性原则认为,人们在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可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这就是凯利的归因理论或三维理论。

据此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distinctiveness)信息、共同性(consensus)信息和一致性(consistency)信息。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可以外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可以内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归因为情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笑了,只是因为笑点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