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业的合作学习》

        75.合作学习的推进层次

        合作学习目前在教育界是一个热词,各地各校都在谈合作学习,实践合作学习。似乎在互联网背景下不谈点合作学习,课堂里不搞点合作学习,就觉得不够“新潮”,有些“out”。但究竟什么是合作学习,为什么要搞合作学习,因缺乏系统研究,还处在“盲人摸象”阶段;也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同,理解不同,推进速度和实践层次也不同。有教育局主导,区域整体推进的;有校长主抓,学校整体推进的;有学校主抓,整年级推进的;有班主任牵头,整班推进的;有教师单科实践的等。因推进方式不同,实践氛围不同,教师能力不同,合作学习大致表现为无效、低效、有效和高效四个层次。

        第一,从合作学习实践来看,教育局主导,校长主抓,校域整体推进是最佳实践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形成学校合作文化,容易达成共识,容易将合作学习推进的外驱力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内驱力,减少了技能内耗,课堂灵动,具有活力,课堂多为有效和高效。学校也因合作学习而朝气蓬勃,学生彬彬有礼。这种推进模式既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也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特长,因而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二,教育局主导,县域整体推进模式看起来有力度有规模,但效果不一定很理想。因为行政推动完全依赖于外驱力,容易产生抵触、应付现象;另外,指令的落实最终要看校长的智慧和执行力。在这种模式下,因校长的态度、认识、能力等差异,无效、低效、有效和高效四种课堂形态都会出现。

        第三,校长主导,年级组主抓,整年级推进的模式。校长想搞,但不直接进行动力传导,而要通过年级组长,往往会出现概念重构现象。推进也带有实验性质,范围不大,任务不重,因外部推力不够,实践压力不足,不容易将外部动力转化成内驱力,也会因为缺少外部大环境支持,会出现部分技能衰减现象,课堂也容易出现形式化倾向,课堂低效现象较多。

        第四,校长默许,班主任牵头,整班推进的实验模式,虽然可以在小范围内减少技能内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班级合作文化,但外围环境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师之间很难协调一致,很难达成共识,因而课堂很难达到高效层次。

        第五,校长不提倡,班主任不配合,教师单科实践是最艰难的实践模式。这种实践方式,完全要靠教师的个人追求、学科素养和自我驱动。因不同学科没有统一的技能要求,会形成严重技能内耗,也容易使学生不知所措,会给学生分组带来严重困难。但因推动力来自教师内部,是教师的内在变革需求,是教师自觉实践活动,因而学科课堂多为有效课堂,但很难形成班级合作文化。

        从上述五个层面来看,合作学习如果完全依靠外力推动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没有外部推动,内部求变也能达到课堂变革的需要。因此,合作学习不能等待外部条件成熟了再推进,而要有自我求变的紧迫感,要顺势而为。因为,“互联网+合作学习”的时代潮流已经到来。(西夏合作研究室)

《做专业的合作学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做专业的合作学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做专业的合作学习》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专业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