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设计新闻页

  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刚好看到了这篇不错的文章:《思考计算设备的无干扰设计》。

  里面提到了关于新闻页的设计,举的例子有LifeHacker和《纽约时报》。

  然后我就在想,当我看新闻的时候,我一般会干些什么事?

  由于一般新闻中,总会有一些前提内容是我不知道的(我不是Wiki,这点真让人沮丧),所以看到我不了解的内容的时候,我总会去搜索相关内容,以确保我没有理解错原文,或者确保我能够真正理解全文。

  这个过程是需要跳出以搜索的,但无论理由为何,这种跳出总是会打断当前思路的。

  我自诩为人形(伪)多线程智慧生命体,但频繁陷入Wiki之牢【就是怀抱着目的A进入Wiki,然后打开了几十个知识点An和Bn以及Cn的页面,最终线程锁死……】总是让人不爽的。

  但,如果放任不管,当我看完全文后我可能就忘了我之前对哪些东西有疑惑了,需要回头重新看一遍。这样的回炉重造也不是好的体验——即便我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点都在文章末尾的脚注了,但因为产生疑惑和解决疑惑不是同步的,我依然需要回头去重温当时我到底是怎么想的,从而再度陷入回炉。

  我希望的是:一遍下来,怀揣疑惑,奔赴Wiki之牢。

  所以,如果让我设计新闻页,它会是这样的:

  当用户初次阅读的时候,全文通篇是没有Link的——无论是指向它页,还是指向脚注。

  随着用户将页面向下滚动(自然也包括刚载入的初始时刻),在页面可显示范围内的所有HintPoint都会很淡地低亮(也就是很低调地高量)后,进入SideBar的“知识点”组了。这个过程可以结合window.scrollY,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以及HintPoint所在span或者a的getBoundingClientRect来做到。

  同时,用户可以用鼠标划词,划好以后的词自动进入上述知识点区,然后选区自动消失。

  这个过程中用户收到的干扰极小,而且没有链接,也不需要打开别的页面(去Wiki),所以用户的整个阅读过程是连贯的。他/她/它唯一要做的是将自己不清楚的东西选出来,然后继续阅读——HintPoint自己是自动跳进碗里去的,不需要用户操作。

  当用户全文阅读完毕后,所有知识点区的内容都在文章末尾自动以脚注的形式列出来——HintPoint本来就是脚注链接,这点无妨;用户自选词可以给出到Google的链接跳转,或者直接到Wiki的链接跳转。

  整个过程用户所以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有疑惑的,然后就是网站自己来帮用户搞定。

  用户不存在说“我忘了我前面想查什么”的情况,也不存在“哎我前面查这个时候读到哪了呀”的疑惑。

  这样的体验,我感觉是极好的。

  PS:上面这句话好恶心,我受不了了,容我出去吐吐……

  接着,当用户第二次阅读的时候,体验就不同了。

  一篇文章,初次阅读和再次阅读,用户的目的是不同的,而这也就决定了用户想要获得的服务是不同的。

  第二次阅读,HintPoint可以直接以文内Link的形式出现,而不需要上述过程——因此此时用户想要的本来就已经不是连贯地通读全文了,而是对某一段文字的深研。此时,查资料查因果是主要任务,连贯地获取信息不是首要内容。

  因此,此时HintPoint是直接文内超链接,而划词以后是自动弹出菜单让用户选择进行什么样的搜索——Google?Wiki?草榴?扔到Dropbox还是Evernote?这都随你!

  当然了,用户自然也可以选择回归到初读模式,这是人家的自由嘛。

  同样的,对于写作的IDE来说,也是如此。

  一般人,写作过程都可以分解为两部分:

  1,文字编写;

  2,排版布局。

  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两件事是分开的,你先写完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来做排版布局,插图插画,强调突出整理列文献编目路索引,这些都应该是第二部分来完成的。

  但,事实上,由于IDE的界面复杂性,很多人在做第一部分工作的时候,会被第二部分的功能给误导,然后就陷入了泥潭。

  所以,好像是从2003开始,Office就让编辑版面是可以缩起的,增大可编辑区域,同时避免IDE对使用者的注意力产生干扰。而工具栏展开后,也可以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具界面。

  既然IDE可以如此,阅读软件自然也可以如此来做——所以就回到了上面那部分的设计思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我设计新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