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

做为一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买买买情结的人,不管是年轻时和闺蜜一起疯狂购还是当妈后的海淘,都数不清多少次,一不留神就入了一些坑。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的第一课就让我感到超值,消费观真的需要修正升级。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1张图片
你的消费观升级了吗?

一、比例偏见

这是我最常犯的一个毛病,比如说对于一件本身价值就低的小物件,却会去反复对比便宜的那三五块钱对性能有多大影响。现在想想那些浪费掉的时间和注意力我是心痛到扭曲啊。因为自己买大件的时候也感觉那么贵的东西都买了,还差这几十或者几百块钱嘛,于是爽快的一起打包带走,还认为自己占了便宜。

想到这里我真是为自己的智商捉急,但这就是比例偏见。商家就是利用消费者这样的心理,为你的必需品额外附加了你原本可能不需要的增值服务来获取更高额的利润。

失误案例1:在某东购买的一个小桌子,很小巧可爱,只有几十块钱的东西,我硬硬的逛了好半天才付款购买。最后选择的那款其实和最初一眼看上的那个没什么太大区别,价格也相差也就两三块钱的事,而我为此付出的却是无法收回的宝贵时间。和这个最直接的对比就是买PAD,AIR2出来的时候我要买,某东便宜两百多,我不想等直接去体验店刷卡带走,其实等也不过是一两天有什么不可以呢。这个差价基本能买三个小桌子了,我也不理解自己的脑袋是怎么衡量的,类似的傻事居然还乐此不疲的做。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2张图片
小巧便利的床上桌

失误案例2:我特别喜欢逛某美超市,所谓的物美价廉,而且又能直观感受。我经常会换购些什么;也曾经为了凑单买了超额的东西,结果那个优惠券忘记用了;还做过为了礼品而买东西的事情,此处省略一万字。在很多场合中,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更加敏感,商家就是用换购的方式让我们产生划算的感觉而冲动购买的。我家也为此添了许多萌萌哒的小物件或者很有创意的产品,回来之后全部都在压箱底。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3张图片
对于可爱的东西总是不能免疫

二、心理账户

这是我误入的第二个大坑,我经常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但是送人或者给家人就会狠心咬牙也买了。究其原因是我们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例如,生活必要开支账号,情感维系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风险抵御账户,休闲娱乐账户等等。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失误案例1:我对巧克力其实是没有太大感觉的,但是当它和爱情捆绑在一起,价值瞬间就在人们心中提高了好几格。我也是为此类赋予了“神圣意义”的物品浪费了很多心力和金钱,因为商家的广告词太诱人,挑选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就是把钱归到情感维系账户里我们甚至会感到便宜,如果作为生活必须就会觉得昂贵。仔细想想你在买礼物的时候,是不是更容易冲动。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4张图片
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借助物品表达爱

失误案例2:装修时,当一个高价装修方案会帮你省下四五平方米的面积,就有可能会动心。因为此时会产生一种心理就是在买房的账户省了钱,而不是在装修的账户里多花了钱。所以要警惕商家这种概念偷换,当你对商品的认知转移到愿意为此付费的那个心理账户里,你会大方到不可思议。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5张图片
留一方完全独立的空间

三、沉没成本

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仅仅会考虑这件事在未来是否对我有益,还会兼顾自己过去对此的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又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这里他给了消费者一个角度——讨价还价,反复挑选、不停沟通,当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可能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失误案例1:最糟糕的体验莫过于做美容了,商家会想法设法让你付款,实在不行先交个定金,为了定金不损失有时候也就选择这家了。这就是鬼精的商家,这种措施避免你购买冲动消失后就杳无音信了,即便是不能签单,他在你身上的时间也没有浪费。预售或者是定金的模式现在已是屡见不鲜了,所以我们也要三思后再掏钱,避免那种不舍小钱又失了大钱的事情发生。

失误案例2:婚礼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在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后,人们再次闹别扭想分手,也会考虑再办一次太麻烦就不分手了。这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我一直对花男人钱这种事很不认同,我认为两个人各自独立才是最好的关系。所以曾经很不理解一种理论:爱一个男人就使劲花他钱,他在你身上付出的越多就会对你越好,看到这个例子我就恍然大悟了。他这完全是担心沉没成本打水漂啊,所以,姑娘们,遇到真爱也不必太矜持。把他当作一生的伴侣来看,提前预支一下你的生活费也是可以的,把自己的钱存起来,结婚时候买一个大件送给他或者放到家里,你们get到了吗?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6张图片
一生的奢华源于你给的爱

四、损失规避

一个机智的老人想赶走在公共菜地上玩耍的小孩子们,于是先后给出10元、5元、1元钱.最后小孩子们虽然能得到1元钱,但是被拿走9元的痛苦远远大于拿到10元的快乐,于是他们再也不来草地上玩了。所以,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用迂回战术远离他。比如,起初每天给他带吃的,后来一周再变成一个月,最后不给他了。也许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对他有所改观,他也会愿意和你分享吃的甚至是更多好的工作方法和资源。如果厌恶有增无减,你的冷落他也有感觉。

失误案例1:有时候有些东西能用,但是商家推出的以旧换新,你会不会心动。譬如说,爱疯出了新款,就是有人任性到直接换。

失误案例2:商家也会用获得的表述框架来替代损失的表述框架。比如,我们买的2000元的家具,直接收取20的运费会触发我们对于损失的厌恶心理,如果把加到产品价格中即2020元,如果不配送可以便宜20元,请问,哪种方式会让你更爽快的掏钱?你是否会倾向于购物的时候选择包邮?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综合一下评分和评论就快速决定吧,用筛选的时间去学习,你的收益岂止是那点省下来的钱可以买到的。

五、价格锚点

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判断价格是否合适。第一,避免极端;第二,权衡对比。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人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

失误案例:在买某个品牌的手机的时候,在3个或更多选择时一般都会选择中间价格的。它的性价比未必是最高的,但我们并不是为它的成本付费,而是为这部手机的价值感来付费。如果还是无法抉择的时候,我们会用其它品牌配置接近的手机去做对比,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_第7张图片
发现自己的价格锚点

这个订阅非常值,第一周就让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消费观。这些也都可以转换成我们自己的销售策略,至于我是怎么用的呢?欢迎你留言,我们一起开脑洞。让我们一起成长,避过更多的坑,也找到个人营销的新思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常剁手?让这五点消费心理学治愈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