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用语音输入写文章

我不用语音输入写文章_第1张图片
文/专三千

语音输入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不过今年10月18日晚,在罗永浩精彩的单口相声介绍下才彻彻底底地火了一把。一时间在头条、UC看新闻有介绍到语音输入的文章总是能在结尾看到这样一句话:“本文由语音输入完成”。仿佛只有这样才有资格介绍"语音输入"似得。

语音输入究竟要比键盘输入快多少,我在自己的手机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一分钟内语音输入和键盘输入的字数差距。

我不用语音输入写文章_第2张图片
手机实测

看到这样惊人的结果,我萌生了用语音输入来写一篇文章的想法。其实前些天那篇《我打了一个暑假的骚扰电话》就是我试着用语音输入写的。是一篇偏于记事的文章,所以我觉得语音输入和键盘输入的差别应该不大。但是最后语音输入与键盘输入的区别仍让我大吃一惊,以开头为例:

语音输入:

考试结束后的暑假,我决定找一份暑假工。从高三毕业以后每个暑假,我都开始找一份工作。毕竟经成年,躺在家里在一动不动,有点不像样。
其实暑假工并不难找,沿海的工厂每个暑假都找很多人。是我想找一个稍微有技术含量一点的。偶然,在学校一个信息群我看到了隔壁一家职业中专学校的招聘启事。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去了。

键盘输入:

考试结束后的暑假,我四处寻找暑假工。作为一个手脚健全的成年人,如果在假期选择做一头只负责长膘的猪,我怕我连脑子都会变成脂肪。因为我曾无数次安排好我充实的假期,无一不被床和电脑摧毁得一干二净。
暑假工不是很难找,如果我愿意被贩卖到沿海充当两个月的廉价劳动力的话。偶然在学校一个信息群里,看到了旁边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的暑假招工简介。心想毕竟是学校,用人要求应该不低。但怀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扒掉了睡衣,套上运动服去面试。

对比之下我惊讶地发现,语音输入的文章居然是那么的苍白而且无力。尽管我在语音输入的时候已经尽量告诉自己,你是在写作不是在聊天,但是结果仍是不尽人意。

此后我做过多次尝试,最后我发现,我不可能靠语音输入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因为说到底,用手输入和用嘴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模式。不管我怎么强迫自己在语音输入的时候向手写的模式靠拢,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仍会把我的文章拉往流水账的深渊。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写文章时经常会有一些长句: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这种结构复杂一点的长句就绝不是语音输入能写出来的。

还有用语音输入我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我会常记先生好,我会常想南山幽。会思念,紫竹萧萧月如钩,溪光摇荡屋似舟。会思念,那一宵虽短胜一生。青山在,绿水流,让你我只记缘来不记仇。

因为人写和说是两套思维,这些句子你可以写出来,但是说的时候就一定会全身不舒服。因为太煽情,太文艺,太矫情。这就像为什么有些话可以发信息说,当面却说不出来。所以"情话"大都是写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而语音输入的“快”恰恰是我不能接受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写文章其实就是一个边写边思考的过程。所以太快的速度会让思维跟不上,例如我的写作思维已经习惯了键盘输入的速度。用键盘输入我的思维可以最好地发散,最好地跟进。思维和写作就像是两匹齐头并进的马,一旦使用语音输入写作的速度加快了可是思维的速度跟不上,所以很容易写成一篇干巴巴没有思想的文章。

以简单的场景描写为例,这是我在之前的文章《毕业前,我和室友叫了个鸡》里的场景描写:

漏水的卫生间滴滴答答地漏着楼上厕所的积水,很久没打开的抽屉居然结起了蛛网。我那旁边断了一截的铅笔把蛛网划开,拉开抽屉,里面放着一本写了十几页的日记本。

场景描写一定要沉浸在自己构想的情境里,再仔细描绘。如果语音输入,一旦思维与写作的速度脱节,那么整个场景也就因此崩溃。必然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构想表达出来,也就大大影响了文章质量。

语音输入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问题也是我不愿使用语音输入的原因。虽然现在语音输入的识别能力已经非常强,错别字很少,但是标点符号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经过我的测试,语音输入对于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识别能力较高。但是对于像分号、引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用得还不是很准确。所以就算一篇文章输入完毕,对于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的修改还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最后,我个人的习惯是写文章的时候不习惯旁边有声音。像边听音乐边写文章这种事我绝对做不到。语音输入说话的声音也会对我的思维产生影响,也许刚刚冒出的灵感就被自己说的话给吓回去了。

综上所述,语音输入的方便和快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别想我用它来写文章。

END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于语音输入的看法。对于追求速度和字数的大部头网文,语音输入不失为一个好工具。但是一旦需要沉浸式的写作,我还是觉得不大合适。

喜欢、关注、打赏、都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用语音输入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