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孩子与数据思维

听了樊登老师《瞬变》中的一则故事,斯特宁被国际慈善组织派到越南去解决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要在半年内做出成绩。到了越南,他发现没钱、没人、没资源。他有个我们经常会做的办法,就是写份报告回美国,告诉组织,越南需要先发展经济,然后发展教育,母亲们的素质提高了,孩子的营养问题才能解决。斯特宁没有这么做,他不等不靠,拿着把尺子下了乡。经过测量,选出了家里又穷身体却又长的高且健康的孩子们。然后去调研,发现这些孩子家里有3个共性:1吃四顿饭,2妈妈会去稻田抓小鱼小虾给孩子吃,3把番薯叶的汁淋在饭上一起蒸。于是斯特宁在村里带着母亲们一起做饭,就用这几招。6个月后,当地65%的儿童营养问题得到改善。随后他开始推广。

想到了吴军《智能时代》提到的数据思维,从数据中找相关关系而不是找因果关系。因为世界太复杂、不确定性太多,找因果关系有的时候很难,这时如果有数据,可以从数据中寻找各个因素的相关性,然后再分析原因和机理,这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斯特宁就是运用了数据思维。他先通过测量收集孩子身高的数据,然后筛选数据,找出特殊数据,就是那些穷却长的高的孩子,之后寻找这些孩子家庭的共性,发现有3点,然后分析这3点的原因机理:吃四顿饭是孩子胃小,每顿吃不下多少,比一日三餐多一顿饭就是增加营养量;妈妈去稻田抓小鱼小虾给孩子吃,是不增加成本却可给孩子补充蛋白质;把番薯叶的汁淋在饭上一起蒸,是不增加成本却能给孩子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找出这些措施,然后进行推广,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检验,获得结果。

从越南孩子营养改良的故事上,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思维解决问题的价值和作用。在数据爆炸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数据思维多个角度去观察世界?解决问题?

随便说一句,故事中写报告给组织说先发展越南经济然后发展教育,提高母亲素质,这种办法被樊登称为“正确的废话”。我们经常会说类似的话或是听到类似的话,在切实解决问题面前,正确的废话只是空话和套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南孩子与数据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