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冠军旦增尼玛改变了我的育儿观

因着老公的喜好,每年定时收看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节目,本年度的冠军旦增尼玛是一位藏族人,刚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普通话也不标准,带着浓浓的藏族乡音,穿戴也很简朴,没有其他选手那种时尚、夸张、炫酷的味道,神情略带害羞,透着一股淳朴;与同是五强学员的周杰伦战队藏族小伙儿周兴才让比,周是城镇男孩的气质,而旦增就是农村小孩的气质吧。

刚开始,清华博士宿涵颇有冠军风采。旦增尼玛作为李健战队最后一名学员PK时,好像被激发了潜能与力量,一下子脱颖而出。但这里有可能是运气的成分,毕竟五强中若没有一位导师的学员,太伤颜面。就像李健老师说的,剩最后一个学员,反而更安全了。

那么,勉强挤入五强的旦增尼玛又为何能战败清华博士宿涵夺得好声音桂冠呢?这里,我不评说谁强谁弱,单从节目“好声音”谈谈我自己受到的一点启发。当然,也可能不对。但至少,我目前是被警醒了。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人在一些领域做出可观的成绩,但其实他并不是科班出身。旦增,就是这样。

盲选的时候他说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没有专门学过音乐!没有专门学过音乐!不是科班但依然拔尖,艺术领域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这是我最近常常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就像工厂里的机器生产产品一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通流水线下来,优质产品比例有多少呢?多少大学生毕业却找不多工作而扎堆考公务员?我记得有人评说这是大学盲目扩招的悲剧。不管是不是悲剧,我们看看身边的人,父母亲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积蓄投资到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可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孩子们还是要继续啃老,独立买房结婚的小孩身边少之又少,相反都是上辈在铺路。“坑爹”“拼爹”这样的词,也就出来了。文凭和能力,没有哪个比哪个更重要,而是我们的文凭,体现了多少能力?大学要学什么?专业怎么选?人才如何选拔?大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浓缩在每一个小问题里。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如果每个人的才能恰当地得到发挥和展现,那么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是巨大的。而教育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这一点,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只能靠家庭的力量来弥补。

旦增不是科班出身,但他遗传了他们家族擅长歌唱的基因,而且歌唱是他们家族的日常活动。所以他的优秀,来源于家庭培养(培养于无形之中)。

但,我个人认为,旦增尼玛是这7届好声音以来冠军中歌声最好听的,没有之一。他的脱颖而出,不仅仅是歌唱的天赋,我觉得更来源于他的生活环境,来源于他本人,来源于他的心灵。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歌声也是。听旦增的歌声,干净、空灵、清澈、纯粹,余音绕梁,打动人心,总是让人想象到辽阔草原的画面感。导师评价他这是融入血液的表达方式。其实,这就是环境影响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掉。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唱出什么味道的歌儿。人格的培养重于知识!

中国好声音冠军旦增尼玛改变了我的育儿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反观现在遍地的教育焦虑,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小事例,也许我们大不必再斤斤计较孩子的分数,不必患得患失孩子的每一次表现机会,不必穷追猛赶所谓的名次。费尽心机,挖掘潜能,可能只是“伤仲永”。旦增的夺冠也只是一时风光,网上说他夺冠后还是继续回学校当大学老师。这也引起了大家对功名浮躁的反思,而去关注“不忘初心”的本质。

任何个人成功的模式都是不可复制的,而世俗的成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中国目前发展得已经过于物质化,根据马斯诺需求发展理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最终都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满足,教育不该被功利化。而作为家长的我,我们,更要在这个时候有清醒的认识,不走捷径,不套模式,遵从每个孩子自己的发展规律,鼓励、尊重、引导,而不是把我们的焦虑发泄到他们身上,用世俗的标准轻易扼杀他们可贵的天赋。

所以,“旦增事件”让我意识到:有些天赋和潜能不是靠兴趣班去培养的,过早得让孩子进行模式化的培养,不如不培养,目的性太强的都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启发”,是“润物细无声”,自己不学习(不特指,包含所有努力形式的学),指望孩子将来学有所成,可能只能“金钱换文凭”;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们必须“身正”,用好的榜样与精神去引导孩子,成才之前先成人,尤其是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去发现、去探索,不论是音乐、美术等艺术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自然最能给予我们答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自始至终的命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好声音冠军旦增尼玛改变了我的育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