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

原创:玉树老爹。

家乡本来没有海蛎,往昔的海蛎苗是随着潮汐漂过兴化湾,然后在有礁石的地方附着生长的。海岸边的泥滩涂是不能附着和生长海蛎的。大约在1966年的时候,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有一个叫林来进的水产工程师,到我们家乡的几个靠海边的大队来推广“条石”海蛎养殖,这才开始有了江口海蛎。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1张图片
海蛎原料

江口海蛎的生长,离不开石条作为着床生长的基石。当时我的父辈们从对面海的北高、埭头购买了大约长12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的条石,用海船趁海潮运至适合养殖的滩涂,分散抛下,由生产队统一按家庭人口分摊到户堆砌。起初两年是八块条石砌一堆,后来实践感到石头太密,海蛎个头长不大,就逐渐改为六块一堆,到最后定形为四块一堆。尝到效益后,在七十年代中期再买了一批条石养殖。故家乡有“新海蛎石、旧海蛎石”之分。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2张图片
海蛎原料

江口海蛎为什么能够名扬莆田,一则是附着在条石上自然生长;二则要归功于当时的兴化湾海水没有被污染,水质好;三则是家乡的乡民们民风淳朴,新鲜撬开的海蛎没有泡水,自然味美纯正。不论煎、炸、溜、白水煮、烫米粉……都能满足大众口味,因此扬名在外。连海外华侨回家乡,都以能吃到家乡的海蛎为荣。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3张图片
新鲜的海蛎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口海蛎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在那个贫困的年景,做海蛎虽然辛苦,但带来了收成的希望,年关全家人的添衣服靠它,过年节买年货靠它,盖房子靠它,娶媳妇靠它,日常开支靠它……它实实在在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生机和温饱。家乡人民为感谢来乡里推广海蛎养殖技术的工程师,编了这么一个顺口溜:感谢林来进,一块海蛎石打一称(一块条石可以收成十斤左右的海蛎原料)。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4张图片
新鲜的海蛎肉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家乡的滩涂终将没有逃脱被填埋的命运。2013年,涵江临港工业园区的建设,那片曾承载着几十代人希望的滩涂永远消失了,既埋掉儿时的记忆,也埋葬了曾经闻名莆田的江口海蛎。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5张图片
填海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6张图片
填海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7张图片
玉树老爹原创手稿1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8张图片
玉树老爹原创手稿2


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_第9张图片
玉树老爹原创手稿3

你可能感兴趣的:(莆田江口海蛎(196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