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1张图片

蛋糕不只是很诱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说出了地球上很多人的心声,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的5个层次的需求理论,差不多成了人们检测自己幸福指数的标尺,也成了引导人们追求人生目标的GPS系统。在他的理论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的时候,人们似乎还不太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缺乏什么。当那张把他的5个层次画成像个诱人的蛋糕塔一样的图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很容易感受到内在的深度饥渴立即被激发了。

这个图还有一种刺激作用,就是针对这些需要,在得到不论有否何种程度或数量的实现之后,反倒使人愈发增添了更深的恐慌与焦躁,甚至绝望。

无论哪一天你看这张图,你都觉得还是不够,还是缺乏,还是不够安全,还是不够满足,跟自己还是不能彻底交代,不管生命在哪天终结都还是带着遗憾而不甘瞑目。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但能把每一天,直到一生都过得没有遗憾,对自己的一生完全满意的人应该不是很多。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2张图片

蛋糕吃几口会满足

有的人说,我要是有钱了我就满足了。可是,真正被乐透大奖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幸福的人有几个?很多中奖者反倒因飞来的横财,遭遇了料想不到的飞来横祸。

挣钱比中乐透大奖慢的人就更不满足了。

有的人说,我有了权利地位我就满足了。但是,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会告诉你,到底权力地位给人满足没有。

有的人说,我要是有个有钱有势的爹就好了,可是富二代官二代为什么表现出来非比寻常的破坏性和攻击力?他们到底在折腾什么?

有的人说如果我能拥有有爱情我就满足了,可惜满足也就是一阵子,他/她很快就又不满足了,要不为什么海誓山盟之后又有那么多分手大战的狗血剧。

有的人说,我如果事业成功了,我如果长得漂亮了,我就满足了,可是你看看大师王林身边围绕着的各路英雄美女,他们事业金钱权力美色具备,可还是不满足,要不然也不会纷纷跑去献媚,希望王林大师能给他们点什么。

人们通常认为,光拥有外在的物质或权力地位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内在的智慧来驾驭这些外在的东西,因此古往今来追求智慧的人都想要达到内圣外王。

在现今的时代,孜孜不倦地追求各种智慧和知识以图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的人,更是如同勤奋的工蚁,在不停地搬运“材料”来修筑自己内心的“智慧”城堡。

所以今天声称拥有让你梦想成真的祖传秘方或独家绝学的人也格外的多,不在天边就在眼前,因为互联网和在全球上空穿梭的飞机大大丰富了这方面的供应。

可在追求知识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人们还是常常感到缺乏和不满足:时间不够用,书看不过来,培训班五花八门,各种学说主义虚虚实实,不知道是对是错是真是假,不知道管不管用,到头来,心里还是惴惴不安。

在这个世代,人们开始因知识太多和知道太多而焦虑。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3张图片

蛋糕的每一层都吃完了,是否会满足?

马斯洛承认,一种需求被满足之后会生出新的不满足,所以需求是有层次的。

那么5个层次的需要都被满足了的人会不会还不满足?也许马斯洛认为应该满足了,可是这却不符合他自己的“满足之后会生出新的不满足”的逻辑。

也许他认为根本没有可能有人能达到5个层次全然满足,所以人们就一直在这5个层次中间,像个狂窜的老鼠一样来回折腾。

马斯洛的5个层次的需求都实现了的人,其实应该有很多。

但是即便5个层次都实现了,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情况之一是,满足了之后却找不到新的不满足,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陷入绝望忧郁。

比如亚历山大大帝,他三十三岁时就征服了整个西方世界,后来他陷入忧郁,因为再没有地方让他可以征服了。忧郁的时候他开始酗酒。据说他酗酒而死。

他死的时候,嘱咐部下把棺材掏两个洞,把两只手从里面伸出来,意思是告诉活着的人,他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带走。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4张图片

马斯洛的蛋糕,5层其实还不够

为什么不够?因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5个层次的东西,其实并不代表人最终极的需要。有很多人,他除了暂时肉身的需要,还要给永恒的灵魂一个交代。虽然马斯洛没有说。但他的老祖宗早就说了。

以色列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所罗门也是各种需求都得到了实现的人。蛋糕的每一层他都吃得口满腹饱。作为以色列国最鼎盛时期的国王,他的衣食住行当然不会缺乏,他的人身安全完全没有问题。

他的情感需要被放在首位,被他自己,被以色列全国人民,也被列国列邦放在第一优先的次序上予以满足:他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儿为妻,此外还有妃子七百,都是列邦国王的公主,还有嫔三百。有一千多个丈母娘的他当然不缺爱情。

他有无限的财产:华丽的宫殿里器皿都是精金的,银子不算什么。这还不算,圣经记载“他的财宝与智慧胜过天下的列王,普天下的王都求见所罗门,要听神赐给他的智慧话”,并且各人都是带着贡物而来。

遥远的示巴女王也带着礼物来拜见,单单为要听所罗门王的智慧话。她观摩了所罗门王的宫殿,看他如何执政,“就诧异得神不守舍”。

所罗门王在自己的自传《传道书》里说:

“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

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

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

哈,所罗门王要什么有什么,追求什么实现什么。马斯洛的理论不过是20世纪的产物,但所罗门把马斯洛所想的,却在公元前900年前就实现了。

所罗门王诚然是一个内外兼修的成功人士,他付出一切努力,得到了一切他想得到的。他攀上了五个层次需求的顶峰,而且,不管是以或递进或交错或平行的方式,他都实现了每个层次的需求,而且一生当中毫无缺乏。

我们能不能认为他没有理由不满足?如果他不满足,那在每个层次上都远不如他的人,又怎么能够满足呢?

可事实却是,所罗门仍是不满足的。他的空虚与后悔,甚至大过所有的人。他在年老的时候总结自己的一生,不停地对自己说:

“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是捕风。”也就是说他得到的都不能使他真正满足。

他的一生仿佛是一直在寻找可以解渴的饮料,也找到了自己一时认为对的饮料,然后尝遍了各种饮料,可最后还是饥渴难耐,所有的体验都是“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是捕风”,完全没有意义。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5张图片

所罗门王为什么空虚?为什么后悔?他什么时候开始后悔?

因为他认为生命最根本最重要的需求,是灵魂层面上的具有永恒意义的归属感,使命感,还有价值感,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在马斯洛的5个层次里面。

以色列民是神的选民,以色列人的神跟以色列民之间有亲密的关系。所罗门王从父亲大卫王领受了足够丰富透彻的关于神与他们民族关系的教导,也见证过神如何引领他的父亲大卫王。

所罗门王在登基之初亲自从神领受了非常清楚的教诲,经历了神的引领和同在,所以他也非常清楚自己跟神是怎样的关系。

他知道他应该照神的旨意,也就是那位真正立他为王,赐他智慧,权柄与能力的以色列的神的命令做王治理国民。这使命不是使列邦列国来朝拜他尊荣他,而是透过他和以色列民的平安、圣洁、喜乐、爱神、爱人的生活,就让列邦列国看见以色列的真神和列邦列国的假神(即鬼魔邪灵)的区别,好吸引列邦离弃假神归向以色列的真神。

这是神所赐给所罗门王的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作为被神所造的人,作为被神所选立的角色,他要实现创造人的神为什么要造他和安排给他的那个功用和目的。就好比人造了计算机,计算机就要照人造计算机的目的和设计功能正常工作,否则,计算机就没有用处了。

可是所罗门王却为了他个人的5个层次的需求,过上了和列邦列国人民一样的生活,也随从去拜列邦列国的假神,跟他们并不能分别。

所罗门年已老,力已衰。他知道自己错失了最重要的东西,更可惜的是他没有时间了。即使全世界的君王都来朝拜他,可是他最终却不能以此得到他真正的老板就是以色列神的夸奖和赞赏,如同不能完全发挥功用的计算机。

他要归到神那里,快要向神交账了,他完全想像得出来神对他的绩效考核结果。

于是他一边叹息“空虚的空虚”---这空虚的感觉应该跟亚历山大大帝所经历的毫无分别---一边嘱咐他的儿子说:

“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

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反回;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

“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

他的意思是说,儿啊,你不要像我一样,到快死的时候才知自己忘掉了最重要的东西,抓取的都是不重要的东西,才记得要跟神交账。现在我快死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你要趁着年少,趁着还有今天就与神同行。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6张图片

马斯洛没有说的,还有一样:满足感可以存在于缺乏之中

所罗门王之后1000多年,他的同胞中的另一个人,犹太人中一位名叫保罗的,乃为最重要的圣经作者之一(书写了新约圣经中的13卷书)却是一个样样不得满足的例子。

照着马斯洛的理论,保罗在每个层次无一满足,这样的人生是全然失败的。

然而保罗却说自己“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境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时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他离世前信心满满地说: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已经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那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

有人说马斯洛的贡献,对于刺激需求提升经济增长是大有益处的,销售人员用来提升销售业绩,人力资源用来稳定员工队伍,就连骗子也找到机会专门骗大爷大妈的养老钱。

可是这种刺激对保罗这样的人毫无用处。

而且在他们的神面前,所罗门王必定是羡慕保罗的。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7张图片

当马斯洛见到所罗门和保罗

很有意思的是,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也是犹太人,名义上是以色列神的选民中的一员。他的需求理论,却完全没有像所罗门王,像保罗一样的神本基础,像他们那样对以色列的神有归属感。

在他的理论中,掌管宇宙掌管人掌管以色列民的神是不存在的,人需要靠自我满足,要靠跟他人寻求满足,到最后只需要跟自己交账。

即便在他所谓的出世概念上的自我超越(归于自我实现)中,他是认为人可以自己修炼到‘通灵’的地步(参百度百科马斯洛生平中述及的“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等)。他认为这就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和满足。可这也是片刻的,倏忽即逝的。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想像一下,如果马斯洛,所罗门王和保罗他们三个人聚在一起,

所罗门王可能会对这个将近2800年后出生的后代说,“娃啊,你说的这些我都得到了,可能得的比你说的还多。你也知道我都得到了,因为你看过也熟悉我写的书。但是我不满足,因为神不喜悦我”;

保罗可能会对马斯洛说,“孩子,你看我样样缺乏,每天都命悬一线,但我无比满足,因为神喜悦我。”

你说马斯洛会不会一脸困惑? 会不会赶紧检讨说,“我马上回去再看看,我以前都说了些什么?”

“万事如意”是句骗人的话

中国人最喜欢在过年的时候对人说“万事如意”,这句话其实是骗人的,对人并无造就意义。什么都得到了也未必满足,因为人的心比天还大,所以没有人能万事如意。在匮乏中去追求心灵满足,也许是比较务实的人生态度,干嘛要骗自己呢。


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人怎么样才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