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 打包流程

web安装和配置

一. 安装

我们常规直接使用 npm 的形式来安装:

$ npm install webpack -g

当然如果常规项目还是把依赖写入 package.json 包去更人性化:

$ npm init
$ 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

二. 配置

每个项目下都必须配置有一个 webpack.config.js ,它的作用如同常规的 gulpfile.js/Gruntfile.js ,就是一个配置项,告诉 webpack 它需要做什么。

我们看看下方的示例: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var commonsPlugin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common.js');

module.exports = { //插件项
plugins: [commonsPlugin], //页面入口文件配置
entry: {
index : './src/js/page/index.js' }, //入口文件输出配置
output: {
path: 'dist/js/page',
filename: '[name].js' },
module: { //加载器配置
loaders: [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test: /.js$/, loader: 'jsx-loader?harmony' },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
}, //其它解决方案配置
resolve: {
root: 'E:/github/flux-example/src', //绝对路径
extensions: ['', '.js', '.json', '.scss'],
alias: {
AppStore : 'js/stores/AppStores.js',
ActionType : 'js/actions/ActionType.js',
AppAction : 'js/actions/AppAction.js' }
}
};

⑴ plugins 是插件项,这里我们使用了一个 CommonsChunkPlugin 的插件,它用于提取多个入口文件的公共脚本部分,然后生成一个 common.js 来方便多页面之间进行复用。

⑵ entry 是页面入口文件配置,output 是对应输出项配置(即入口文件最终要生成什么名字的文件、存放到哪里),其语法大致为:

{
entry: {
page1: "./page1", //支持数组形式,将加载数组中的所有模块,但以最后一个模块作为输出
page2: ["./entry1", "./entry2"]
},
output: {
path: "dist/js/page",
filename: "[name].bundle.js" }
}

该段代码最终会生成一个 page1.bundle.js 和 page2.bundle.js,并存放到 ./dist/js/page 文件夹下。

⑶ module.loaders 是最关键的一块配置。它告知 webpack 每一种文件都需要使用什么加载器来处理:

 module: { //加载器配置
loaders: [ //.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 和 css-loader 来处理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js 文件使用 jsx-loader 来编译处理
{ test: /.js$/, loader: 'jsx-loader?harmony' }, //.s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css-loader 和 sass-loader 来编译处理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图片文件使用 url-loader 来处理,小于8kb的直接转为base64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
}

如上,"-loader"其实是可以省略不写的,多个loader之间用“!”连接起来。

注意所有的加载器都需要通过 npm 来加载,并建议查阅它们对应的 readme 来看看如何使用。

拿最后一个 url-loader 来说,它会将样式中引用到的图片转为模块来处理,使用该加载器需要先进行安装:

npm install url-loader -save-dev

配置信息的参数“?limit=8192”表示将所有小于8kb的图片都转为base64形式(其实应该说超过8kb的才使用 url-loader 来映射到文件,否则转为data url形式)。

⑷ 最后是 resolve 配置,这块很好理解,直接写注释了:

 resolve: { //查找module的话从这里开始查找
root: 'E:/github/flux-example/src', //绝对路径
//自动扩展文件后缀名,意味着我们require模块可以省略不写后缀名
extensions: ['', '.js', '.json', '.scss'], //模块别名定义,方便后续直接引用别名,无须多写长长的地址
alias: {
AppStore : 'js/stores/AppStores.js',//后续直接 require('AppStore') 即可
ActionType : 'js/actions/ActionType.js',
AppAction : 'js/actions/AppAction.js' }
}

关于 webpack.config.js 更详尽的配置可以参考这里。

image

运行 webpack

webpack 的执行也很简单,直接执行

$ webpack --display-error-details

即可,后面的参数“--display-error-details”是推荐加上的,方便出错时能查阅更详尽的信息(比如 webpack 寻找模块的过程),从而更好定位到问题。

其他主要的参数有:

$ webpack --config XXX.js //使用另一份配置文件(比如webpack.config2.js)来打包
$ webpack --watch //监听变动并自动打包
$ webpack -p //压缩混淆脚本,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 webpack -d //生成map映射文件,告知哪些模块被最终打包到哪里了

其中的 -p 是很重要的参数,曾经一个未压缩的 700kb 的文件,压缩后直接降到 180kb(主要是样式这块一句就独占一行脚本,导致未压缩脚本变得很大)。

image

模块引入

上面唠嗑了那么多配置和执行方法,下面开始说说寻常页面和脚本怎么使用呗。

一. HTML

直接在页面引入 webpack 最终生成的页面脚本即可,不用再写什么 data-main 或 seajs.use 了:





demo





可以看到我们连样式都不用引入,毕竟脚本执行时会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