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碎片化学习

谈谈碎片化学习_第1张图片
碎片清道夫

去年年底开始,互联网蓬勃发展,“碎片化学习”成了热门话题。一下子让人觉得现在我们的时间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被碎片到了不碎都不行的时代。这样的学习方式被鼓吹、并被定义为了一种主流的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方式。你可以说这是个碎片化的时代,但学习这件事儿被碎片化并取代并超越其它的学习方式,这是不对的

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被碎片化,各种最新的消息随时会通过各种平台发布出来,让你会觉得在传统媒体,我只有在晚上七点,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看的新闻联播那才是你了解整个世界动态的权威消息传播渠道。现在,是各大平台都会滚动播发信息和资讯,某名人出轨、离婚或是出柜,用不了一个小时,马上会占据到各主流媒体平台的头条,吸引你的注意力,之后还有关于这个事件所引发的网友的评论,无论是官方的还是小道消息,迅速汇集,成为了热点,就这么我们被碎片化了。就好像,我们现在每天可能要花三四个小时刷朋友圈,里面的内容各种各样,有的让你鄙视,有的让你感觉受益匪浅,但是这海量的内容只是在抢占你时间的散乱信息,只会让你变得又饥渴又浅薄

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刷朋友圈,看到一篇好文章,我们不自觉就会在享受短时间的思维高潮之后,陷入到“截屏收藏——淹没”的模式中。这种看似勤奋的学习,实则是无效的积累,永远都不能帮你提升认知水平,你得到的只是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

要理清信息和知识的概念:

信息是孤立的点,知识是相互连接的网,也就是说,只有将孤立的信息与你已有的知识网络连接起来,你的知识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所以说,真正的学习就是因为新信息的获得,你的知识网络而随之生长扩展。比如,水开了,这是一个孤立的信息,但是你知道高温会烫伤人,将这两个点联系起来,你就知道烧开了的水会烫伤人,所以不能将手伸进开水里。

目前好多做内容的平台也在提碎片化学习,希望能通过优质内容的服务,帮助你通过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核心的干货。目的是为了节省你的时间,我们从商业的本质上去思考,是不是跟一些商家打出的,你在我这里买东西,我们能让你更省钱的套路如出一辙。因为:

商业的本质就是赚钱,商家怎么能不想方设法的让你消费呢?

我个人学习的一个案例:

2016年,年初写全年计划的时候,我就曾经傻乎乎的认为自己当时能够独立制作出电动小车了,再玩个无人机也是手拿把攥的小事,于是,那时的我自信满满,冒进的心态爆棚,自以为,购买一些基础的配件,结合我有的编程知识,就可以做出一个无人机来,到时候在无人机搭载一台运动相机,可以完美PK大疆。谁知道,当我开始看飞行原理的时候,满书都是各种空气动力学以及各类高等数学方程,还有解决机翼稳定性等方面也需要很强的技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的背景才能完成这件当初看似很简单的不值一提的小事。我当时正好回炉改造,每天也在接触各种商业知识,还要做小组作业,慢慢的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没想到这一拖就拖到了今年。到今年在写全年计划的时候,我仍提到过这件曾经被打脸的事情,所以今年的计划列表,我全部制定成,具体且可实现的小目标

这件事我的反思:

学习这件事情,必须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架构。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克服各种知识盲点、知识误区,重新又需要学习好多别的相关知识才能为这个已知的知识编织起一张大网,结成网后再进行知识块的重组和搭建,才最终能构建起知识架构。这一点,是想要系统掌握一个知识门类,必须要投入的时间,一点懒都偷不得,一点折扣都打不了

不要被媒体热捧的新名词所绑架,最近就有人热捧碎片化学习是:

** 互联网的下半场,我们这代人的学习方式是要做知识的“游牧民族”,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的风口**。

一个学科门类的知识靠着几十分钟的讲解就能被掌握?从知识的获取到知识的掌握,最后把知识转换成应用,这期间需要时间和量的积累,按照已经有良好学习基础的人计算,怎么也要刻意练习1000小时左右才能比较好的掌握,要掌握到纯熟的境界后续花的时间还会更多。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期热播的朗读者很多人被一位叫许渊冲老先生的学养折服,也曾被刷了朋友圈,我猜应该是搞翻译的朋友或是喜欢该栏目的粉丝,许老先生的翻译的确很牛。但是老先生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件事:

许老先生说自己花了大量时间学习了量子力学,也确实讲对了一些量子力学的常识,最终结果是:老先生“发现”翻译理论和量子力学是统一的。我个人觉得是有些胡扯,而且学界也没人赞同。也就是说花了大量学习学习的许老先生,当时学习量子力学非常专注,结果尚且如此,真正碎片化学习能得到什么结果,恐怕并不是太乐观吧。

: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生于江西南昌,翻译家,现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有“英法翻译唯一人”之称。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涉足文学翻译,出版著作近100种。先后在北京、张家口、洛阳等地的外语院校任教。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候选人。2010年12月,获“翻译文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5日,在柏林举行的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上,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碎片化学习的倡导者,经常会借助畅销书,借助知名学者说的话,把想表达的观点引出来。因为他自己的观点表述并不能积累足够的说服力,所以需要借助其它的手段。我之前在写文章也喜欢这样的一个套路,光几个闪光的名词,就已经让我膜拜不已了,哪还敢质疑?后来读了一些国外学者的论文,我才发现在那一套体系背后的付出远远比引用他们的人背后的付出要多的多。

我刚接触的一个新的名词:(引自维基百科)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 ”,是一种认知偏差。其逻辑谬误表现为过分关注于目前人或物“幸存了某些经历”然而往往忽略了不在视界内或无法幸存这些事件的人或物。其谬论形式为:幸存过程B的个体A有特性C,因此任何个体幸存过程B需要有特性C。有特性C但无法幸存过程B的个体被忽略不加以讨论。逻辑偏差在于只关注筛选结果做出评估,而忽略筛选条件与筛选机制等信息。用俗语“死人不会说话”来解释其成因意指当取得资讯之管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无从由死者获得来源),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之偏差。这种偏差可以导致各种错误结论。

读过以后感觉是不是很晦涩,这个名词背后,必须提到一个人:

美籍罗马尼亚裔数学家阿夫拉姆•沃尔德(Abraham Wald)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写了一篇论文,来论述幸存者偏差这个事实,论文背景是,二战时,从战火中返航的飞机的伤痕呈现某种规律,有的部位中弹多,有的部位中弹少。为了提高飞机的防御力,直觉上似乎应该在弹孔密集处加强装甲。但从,具体的被击落的飞机的采样来看,是飞机的头部和尾部,这些关键数据的采集,仅凭侥幸回来的飞机看的话无法得到最佳解决方案,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写了一篇论文,来论证此事:

A Method of Estimating Plane Vulnerability Based on Damage of Survivors 一种根据幸存飞机损伤情况推测飞机要害部位的方法

沃尔德根据虚构的数据算出:

  1. 飞机最怕被20毫米机炮击中发动机,挂掉的概率是 53.4% ;
  1. 第二危险的是被7.9毫米机枪击中驾驶舱,有 19.4% 的概率坠毁;
  2. 综合来说,发动机是最致命的地方;
  3. 综合来说,被20毫米机炮击中掉血最多。

飞机的要害部位与弹孔分布的关系,不是光凭空口推理的,而是一位优秀的统计学家以平生所学,花了近百页的篇幅,列了一百多个式子推导出来的

这个例子我详细在Google里搜索过这位沃尔德的论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你能够看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对待问题的严谨和认真的程度,背后所付出的巨大精力。

当然,碎片化学习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至少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更多的人通过像听故事一样的方式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更多的人对知识产生兴趣,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从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之前没机会触碰的领域,给你想在一个新的领域里进行深度学习,打开了一个新的入口,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继续深入下去,进行一个浸入式的体验学习。

2016年年底,我制定了长线写作的小目标,当时也有很多看我朋友圈的朋友,跟我说,也想要开始写作,我当时就鼓励朋友们,这是件对自我成长很有帮助的一件事,先写起来再说,别管写的是不是多,是不是足够的好,总有一个过程,总会在这个过程里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自律,提升思考质量和输出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一年以后,你一定会变成更好的自己,也不知道现在究竟有多少人还在继续从事这项健脑活动?写作的确是一件特别花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为了论证一个观点,你需要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搜索相关领域的文献,获取更能支持该观点的例子和数据,这些工作都要在准备开始写之前进行足够多的积累和思考,输出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其实特别的花时间。但,特别的享受。

你对世界的体验度决定了你一生的价值和拥有

一个发现:

对一个屌丝直男来说,穿什么其实都无所谓的。在生活里你会发现,你跟一些直男说这款衣服好看,这款衣服的质地要好一些。他会跟你说,没什么区别。他们不是不努力,不是没知识,不是不想好,就是不知道怎么把一个东西变好

更直接的说就是:

对生活体验的细致分辨度差

禅定时刻

学习的使命之一就是不断反思,永远要保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即便你已经从碎片化学习方式中受益良多,如果你仍然单纯享受碎片化学习中一阵阵“爽”的感觉,或者全然相信某些人兜售碎片化学习资料,那么,你距离真正的学习还有挺长的一段距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碎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