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

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_第1张图片

1

你有拖延症吗?

老板从月初开始就提醒朋友小辉,要尽快完成上季度的财务分析报告,可是等到当月的下旬也还没有见她有所行动,今天她终于开始要动手做这件事情了:

小辉刚要坐下来写报告,就发现自家的阳台灰尘太多,她得去拿抹布擦干净。

擦完阳台后,正好拿快递的短信来了,就跑过去取快递;

拿到快递后,一看时间,就要开始做饭了。于是又开始准备洗菜、切菜;

吃完晚饭后,有点小困,就决定小睡一会,这样晚上做事就有精神;

小睡一会之后,打开电脑,微博上又出来了一则重磅新闻,就去刷了下微博,顺便逛了会购物网站。太晚了,还是睡觉吧,明天早上早点起来在做。

如果你们在职场和生活中也有和小辉相类似的经历,明明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偏偏要等到最后的期限才开始做。那么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也是拖延症患者之一。

还有一个更为令人焦虑的情况:根据一位叫法拉利的研究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5%的人有拖延症。换句话说,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位是拖延症患者。

我也不例外,爸妈本想趁着暑假出去旅游,于是还特意从周一开始就不断地叮嘱我,要帮忙订下票。我表面上是答应了,可是每次都没有去做。直到老妈“发飙”了,我才开始行动。原本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就是迟迟没有去做。

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_第2张图片

在职场和生活中,拖延症几乎如影随形。

那么拖延症对于我们来说,会有哪些负面影响?为什么心理学家们一直强调我们要处理好拖延症?


2

拖延症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法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朱尔斯·贝约尔认为:

“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

而不用动脑子,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就是往后拖延,如果能拖到这件事情不用做就更好了。可是,职场和生活不是过家家,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前面欠下的债都是要还的”。

实际上,拖延也是分类的,一共分为四种:

期限性拖延(与任务的时间节点有关系)

个人事务拖延(没有明确的启动和截止时间)

简单拖延(不作为,退缩)

复杂拖延(自我怀疑主义、完美主义)

具体来说,拖延会产生这些不良影响。

1.让人沮丧、感到挫败感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职场不顺利的话,我们或许还能接受。但要是真和我的同事小辉一样,本身工作能力强,却只是因为拖延而导致任务没有完成,给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真的就会让人有一种懊悔的心态,甚至一些职场人还会产生挫败感,埋下“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的观念。

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_第3张图片

2.难以保持专注性,影响深度工作

当我们因为拖延而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耐心。我们草草地完成工作,到最后真的就变成了为了完成而完成。而如果我们有充分足够的时间来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不仅可以考虑清楚眼前的细节问题,未来的计划可视性也可以呈现在我们面前。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每天都像考勤打卡一样,写满10页才出来。他从来不拖延,每天一到那个时间点,就一定稳稳地坐在桌前开始写作。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深度思考和创作,所以他才能够写出家喻户晓的著作。

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_第4张图片

拖延症不仅会影响到个人,连同身边的人也会受到“牵连”。如果是双方共同合作一个项目,可能由于你的拖延,导致整个项目的卡壳。可能对方下次都不会再和你共同协作了。

要怎样,才能摆脱拖延症,成为一个自己和他人都觉得靠谱的人呢?


3

摆脱拖延症的三种方法

1.不要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很多人在经历了一两次挫折后,就会产生这种无助的心理状态。但实际上,我们要明白一点:

拖延症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拖延,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所以给自己贴上“拖拉机”的标签是不明智的一种行为,而且有时候是给自己找借口,反正我有拖延症。

我们要做的就是直面现在的处境,而不是把重心放在评价自己这件事情上。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待拖延这件事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决它。

2.克服失败恐惧,奉行“立即行动”的哲学

大家拖延的原因无非就是三种:比如逃避压力,害怕失败的焦虑以及凡事要求最好的完美主义。可是世界上除了“终将归土”这件事情外,几乎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因此,这世界上也就没有“必然失败”这个说法。还没有去尝试,就觉得自己会失败,这是人生中最大的谎言。

“立即行动”的哲学就是教会我们以合理的方式和时间去做合理的事情,我们只要尝试踏出一小步,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比如,给自己调一个比昨天早十分钟的闹钟等),也能收获到不少的成果。

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_第5张图片

3.三管齐下治疗拖延症

我们首先要去改变消极的思考方式,然后哦缓解压力情绪,最后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

展开来说,就是认知、情绪和行为三种方法:

认知方法:转换思维,与拖延症对话

情绪方法:建立忍耐力和持久力

行为方法:确定方向,展开行动

如何才能保证三管齐下呢?别急,五步法助你改变拖延。

(1)觉察:“ABC认知模型”告诉我们,影响一个人最大的因素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清楚自己的拖延属于哪种类型,并进行相应地评估,找到让自己拖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对拖延的看法。下面我们用“ABC认知模型”举个实例:

A:同事小H接到一项工作,在周三之前必须完成路演的PPT(事情);

B:小H觉得PPT花费不了多长时间,于是决定周二晚上再做(看法);

C:因为临时有事,小H来不及时间做PPT,只能早上急急忙忙地做了个简易的PPT交差。最终,路演项目以失败告终(结果)。

所以,从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看到看法的重要性,如果小H可以认识到这个PPT事关公司的融资,就会做到重视,那么结果就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2)行动:这里说的行动指的是只做当下的事情,就像《正念的奇迹》那本书里讲到的学会“吃橘子”这件小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分心的冲动,试着去坚持忍受五分钟,享受那一个时刻,看看会发生什么?

(3)调节:如果你还在为“明天再做”和“现在做完”而感到痛苦,为什么不试着做个对比整合呢?我们可以去思考通过这两种方式,从中得到了什么?又是什么理由让我们去拖延呢?这些理由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做完对比思考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

(4)接纳:我们常常都忽略了“不”的强大负面力量,经常对自己和他人说“不”,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结果是自己背离了刚开始的方向。比如家长经常骂小孩“你不要这么闹,好不好?”“你不要去打游戏,行不行?”这些话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还会增加孩子的叛逆感。

所以,我们要去接纳自己,看到进步的一面时,要去奖励自己,并容忍自己的不完美,最终才能实现改变。

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_第6张图片

(5)自我实现:这是一种类似高峰的体验,假如我们可以坐时光机回到过去,那个时候你会去采取行动吗?我们能否准时高质的完成工作呢?当我们克服拖延的时候,我们的进步你发现了吗?

拖延症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它几乎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让它进一步加重,以致于影响到我们的职场和生活。学会正确认识拖延症,并和它进行对话,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们就一定能破除拖延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靠这三招摆脱了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