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牌该不该往输了打?

问题的提出

辽宁体育频道上有一个节目叫做「智慧斗士」,其实就是一个斗地主的游戏,每天由一位擂主、两位挑战者进行19局斗地主游戏,并通过总积分多少来选出当期的擂主。作为观众,看着三家牌,说些聪明话,颇有旨趣。然而就是一个如此简单的游戏,也有着颇为奇怪的问题。

有时打到最后一局,积分接近的前两名选手同为农民,分数差的比较多的第三名叫了地主。此时第二名选手似乎已经无力回天了——毕竟与第一名同生共死,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两人的分数差了。然而在确定地主的三张底牌之后,三人有选择「加倍」的机会——输、赢的分数加倍,通过与队友选择相反的加倍策略,或许能改变两人间的分数差。

问题来了,在两位农民选择相反的加倍策略时,若获胜,则加倍的农民一方相对另一方农民产生了一个正的分数差,若失败,则结果相反。也就是说,作为未加倍的农民,在比赛输了的情况下反而会得到一个正的分数差。

那么作为没有选择加倍的农民,为了相对另一位农民产生一个正的分数差,这牌该不该往输了打呢?

解析风波

针对这个臆想的场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正方:

当然该。打得就是一个分数差,一切努力都应以最终的胜利为主。此时不仅不能打地主,反过来应该猛砸友方农民。

反方一辩我妈说:

不该打。打牌虽然是娱乐,但还是要脸的。毕竟是一个斗地主选手,往输了打实在太难看。宁可输了,也不能赢得吃相太差,或者说,牌风不能太差。

事实上,以上我妈的说法是由我杜撰出来的。面对我的观点,我妈的态度是:

你又不常打斗地主,你懂个啥呀。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牌局,听解说的!人家才是权威

这番对话发生在去年暑假,因为本该持反方态度的我妈实际上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整个探讨也无法继续下去了。之后我去外地上学,也很少再想起这次的谈论。

忽而有一次我跟我妈打电话,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上次的问题有了答案——一次实战中出现了与我们臆想的相同的场景,未加倍的农民整局游戏未出一牌,终于通过该局的失败追回了与第一名的分差从而取胜。

女主持人对第二名这个弯道反超的举动颇为反感,认为是牌风的问题,而解说马上反驳说:一切努力都应以最终的积分最高为主。

终于,在这个问题上我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态度——解说说的对。但她认同以无为的方式往输了打,但始终不同意反过来砸队友。看来她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心里终究还是过不去牌风这道坎。

总结

事实上,积分制的「智慧斗士」的游戏与传统的斗地主并不一样。智慧斗士是十九局一清算,以总分的相对排名作为评判标准,三位选手中分最高者为擂主;而斗地主中是一局一清算,在几十位、几百位选手中分数最高者为擂主。

正因为「智慧斗士」的游戏与一局一清算、比较范围更广的斗地主不同,因此三名选手始终存在着亦敌亦友的关系,每位选手只有两条路——成为擂主和被淘汰,他们不需要为其他选手的成败负责。因此即使同为农民,也各自心怀鬼胎,并且也应该理解他人心怀鬼胎的苦衷。

我有一位同窗,他打羽毛球从不扣杀,自认为球风好,但是别人对他仍是照扣不误,结果就是他失掉了很多绝杀的机会而常被绝杀。毕竟成败在前,吃相差点又何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牌该不该往输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