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下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

苏轼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高度,看到的景象肯定有所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对于梁山好汉,《水浒传》对其大加褒扬,而《荡寇志》则视之为洪水猛兽。究其原因,阶级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在汉学东学西鉴的过程中,欧洲大批学者怀着对东方古老文明的景仰,对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欧洲掀起了探索东方神秘古国的热潮。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就是其中一员,他虽然从未踏过中国领土半步,但却用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成为法国东方史学的泰斗。《极简中国史》就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书采以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站在世界的高度俯视华夏文明发展,在与西方文化进行类比的同时,全方位的介绍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文学性和故事性非常强,视角相当独特。

我们以勒内·格鲁塞先生对传统文化的解释为例:

比如,在对东方灵魂的解释。勒内·格鲁塞认为,中国人的原始宗教认为拥有两颗灵魂,一颗是纯粹的动物呼吸,注定要变成鬼,围绕着尸体盘旋;另一颗是精神上的灵魂,死后以神怪的形式升天,只有当其实体被子孙们的祭品所供养时才能生存。仔细琢磨,确实在理,我们常说的鬼神,也无外乎这两类。

比如,在对儒家学说的评论时,首先将其与苏格拉底的教义相比较,称:像苏格拉底的教义一样,儒学也首先倾向于教人认识自己,为的是不断自我完善。正如苏格拉底正是放弃了爱奥尼亚哲学家对宇宙的研究一样,孔子也拒绝“语怪力乱神”。但是,最精彩的还是对儒家学说精神的高度概括:它是宇宙秩序相联系的一种公民秩序。这种解释使用了西方常用的语言,较好地诠释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儒家精髓,妙极。

无独有偶,在对佛教的解说上,勒内·格鲁塞指出佛不鼓吹自杀,而是提倡与激情作斗争,提倡为了一切生命而牺牲个体,把普遍的善推行到为了众生而不断自我牺牲的程度。佛的教义,一方面是形而上学的消极,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克己、贞洁、慈悲和温顺的处事准则。

比如,在对道家的解释上,勒内·格鲁塞认为,道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占卜者关于阴阳道的观念的思考。道教从古代巫术实践中保留了某些在呼吸控制上的古怪练习,或者不如说是一套真正的“呼吸体操”方法,为的是把新入行的人送入迷狂和飘飘然的状态。像卢梭的信徒一样,为了让人回到自然的人的状态,只有除掉身上文明的东西,才能活得长生。总的来说,道教所遵循的原则是:不为自己追求生存而违背自然规律,只要顺应自然,便可以长久生存。这些解释,是不是令人耳目一新?

《极简中国史》因为篇幅原因,不能作为完整的史书进行阅读了解。简化就意味着取舍。面对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勒内·格鲁塞大量的选取了王朝建立者、衰败者以及重大变革的时段,对中国历史进行串联。以较小的篇幅覆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总的来说,勒内·格鲁塞做到了详略得当。

——对于特殊的历史时段和历史事件,勒内·格鲁塞毫不惜笔墨。比如,对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等的论述。

——对于涉及国际接触的行为,勒内·格鲁塞也给予了大幅文字,详加解读。比如对匈奴、突厥、契丹等国家的战争等。

——对于涉及重要文化的兴起,勒内·格鲁塞更是大书特书,并借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唐诗宋词的引用和解读,等等。

此外,勒内·格鲁塞还通过解读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他认为:经济和社会危机造成了对农村人口的普遍奴役,小地主被迫卖地,成了佃户或大地主庄园里的雇工。饥荒的岁月连同他们带来的苦难和不幸,导致了朝代更迭。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总是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去判断,特别是历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没有对错之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权衡不同角度的认识,兼收并蓄不同观点,作出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决策判断。

无论如何,通过正确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达到指导社会实践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读史精神。

因为事实就是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别人的看法而改变,不以别人的毁誉而变动。有所不同的,就是个人看待历史的角度和高度。

非常欣赏勒内·格鲁塞的《极简中国史》。想通过不同的视角解读历史,就来读读这本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尝试一下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