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场不一样的相声

       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了某大V在一篇文章中极力推荐表演工作坊的作品,其中包括《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抱着听人劝吃饱饭以及看看到底有多好看的心态,我在视频网站上找到了资源并饶有兴趣的一口气看完。如何评价这个相声呢?三个字:不一样。至于具体哪不一样,容我慢慢道来。

      第一是形式不一样。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相声,比如德云社的相声,都是很多个节目组合在一块,很多人分别表演不同的节目。即使是某人的专场,节目与节目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的。但是《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一个完整的节目,其实说不上来是话剧还是相声,感觉相声是话剧的剧中剧。李立群和冯翊纲在话剧中扮演了餐厅主持人,因为相声演员没有如期到场,餐厅主持人又扮演了舜天啸和王地宝两个相声演员,就两个人撑起了155分钟的全场。

       第二是幽默的方式不一样。以现在大陆最火郭德纲相声为例,其中很多笑料来自于逗哏占捧哏的便宜,比如我是你爸爸之类,这种笑料的好处是听众都能听懂,容易引起共鸣。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很多笑料相对来说高级一些,比如第一段相声中就用了大量的书面散文语言(总觉得这些书面散文语言是某些文学大师的,只是被巧妙的借用到此处,如真是如此,就更是高级了),第二段相声中用了很多的肢体动作,第三段则开起了唐诗三百书、七言绝句以及五言绝句的玩笑,第四段则砸起了徐志摩的挂。再者,传统相声的逗哏和捧哏位置基本是固定的,比如说起于谦,我们都知道他是捧哏的相声演员。而在这部话剧中,舜天啸和王地宝逗哏、捧哏的位置经常互换,也是佩服两位演员的功力。还有一点不同,就是传统相声的幽默经常依靠说学逗唱带来的反差效果,但在这部相声话剧中,学逗唱体现的并不充分,其幽默效果通过大段的说词中呈现出来了。

       第三是格局不一样。很多人认为相声不是阳春白雪,需要接地气,所以所讲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中虽然每一段相声都是讲的小事,但串联起来却变成了一个大格局:第一段相声所说是当代,讽刺了短平快的恋爱过程,沉重的气息少一些;第二段相声是70、80年代电视机刚出现的场景;第三段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躲防空洞的情形;第四段则是徐志摩刚回国的那个时期,谈起来了生和死,第五段则是谈起了直隶大地震。五段相声把时代的变迁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体现了出来。

       第四是李立群与我印象的不一样。我印象中的李立群是《倚天屠龙记》中阴险的朱元璋,也是《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中无奈的田教授,演技不错,仅此而已。但看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之后,才注意到他的普通话真的很标准,没有一丝台湾腔,而且方言也是学的惟妙惟肖,大段对白非常流畅,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在过了盲目追逐颜值的阶段后,发现这么一位有功力的演员,真是big surprise。

        这部相声话剧为我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表演工作坊好多经典话剧等着我去发掘啊。唯一的担心是看哇之后怎么办?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了一场不一样的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