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证明”为何僵而不死?无标题文章

——奇葩证明僵而不死,是国有银行病态基因裂变

2月4日,一份“奇葩证明”在网上流传:中国农业银行鹤峰支行要求办理残缺人民币兑换业务的储户,到鹤峰县公安局容美派出所开具该人民币并非人为故意损坏的证明。容美派出所回应鹤峰支行称:请不要随意让储户到派出所开具“奇葩证明”。事后,该行致歉称,因临柜人员制度掌握不准而要求客户出具“非人为损毁”证明,给客户带来了麻烦。为此,我们诚恳致歉。(重庆晨报2月4日)

“奇葩证明”为何僵而不死?无标题文章_第1张图片

对于残币,国家早有相关规定,不得拒绝对兑换。而这家银行却“节外生枝”,人为制造另类奇葩,非要让客户出具“非人为损毁”证明,给客户推上了银行版的“人在囧途”,也使自己陷于不能自圆其说的囧境。事后,虽然这家银行给予了道歉,但这样的道歉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如此廉价的道歉,其说辞的核心仅在于“临柜人员制度掌握不准”,换言之,这家银行真正想说的话就是:临柜人员是个地道的“临时工”;而再次深入换言之,就是:“临时工”常有,而奇葩证明就会常在;而最终的隐喻则是:这次道歉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临时道歉”。这当然无法令人满意。

由于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依存关系,这使得很多银行都将客户称为上帝,对此,人们深有感触。比如,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跑到企业里或社区里拉业务,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成为他们的客户。

他们为了吸收存款,或推广银行卡的市场占有率,嘴上像抹了蜜似的,啥好听,就说啥,此时,人们真会有上帝的冲动,于是在甜言蜜语中,很多人都成了他们的客户。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很是敬佩一些银行的人性化推广方式,当然也很认可这样敬业的银行工作人员。

而对于这些垂直到社区做业务推广的银行工作人员,人们从来没有感到们是“临时工”,因为他们个个都善解人意,既了解人们的需求,也熟悉相关规制。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业务工作人员,从来也没提出过出具奇葩证明之类的限制要求,一张身份就可以解决一问题,并办理任何银行业务。

然而,同样是银行工作人员,为何到了柜台上就变成“临时工”的水平了呢?其实,银行并不存在“临时工”一说,因为再小的银行也会对工作人员给予认真的培训。而关键问题在于,在银行管理者心目中,确实存在着“临时”二字,只要你成了他们的客户,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变成了过时的“临时上帝”,这是一种无情的撕裂。

这种撕裂的根源和基因到底在哪?其实就在于“国有”二字。农业银行是国有银行之一,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但到目前为止,烂账也是全国第一。当然与此同时,其它的国有银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诸如,早在2014年渤海早报报道,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公布对15家全国性银行的满意度测评,等候时间过长和银行手续费高最受消费者诟病,5大国有银行有4家满意度都在行业平均线之下。目前而言,传统银行还没完全从过去的“以自身为中心”变成“以用户为中心”。

从而可以规律性地看出,国有很行在市场变革中反应最慢,往往是周一喝进肚的开水,周末才会感到水是热的。而一些非国有银行,市场反应速度却很快,往往是稍稍闻到市场风向,就已闻风而动了。因此,对于所有很行存在的问题,国有银行总是比非国有银行多得多。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了热词,但它之所以如此之热,并不是因为这个词听上去好听,而是因为它的含意深刻,用起来好用。很多非国有银行早已在市场脉博的驱动下,开始了“供给侧改革”。

而一些国有银行却只能望尘莫及,其中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一些国有银行无视市场的脉动,抱残守缺,自以为是,这就是国有银行基因病态撕裂的根源。因此,这次鹤峰支行客户出具“非人为损毁”证明,其实就是一种内病外现,这使得在“国有”躯壳之内,“奇葩证明”僵而不死,即使死了,有一天也会死灰复燃。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证明”为何僵而不死?无标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