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读《道德经》第三十八天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义:

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 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他内心没有道德。道德高尚的人是无为的,其道德不是刻意为了实现什么。道德低下的人是在追求道德,其道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大仁爱的人,是在追求仁爱,却不是刻意实现某种目的。有大正义的人,是在追求正 义,而且其正义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有大礼法的人,是在追求礼法,却没有人响应,就抡起胳膊去强迫人了。所以,丧失了大道,这才强调德行;丧失了德行,这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这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这才强调礼法。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所谓人的先见之明,不过采摘了大道的一点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所以,智慧高的人立身于丰满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浅薄的礼法上;立身于大道的朴实中,而不站在智慧的虚华上。据此而取舍。

个人感悟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开启的是对“德”论述,老子觉得“道”是无形无声的,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很难形容。

而“德”是“道”在人身上可以体现出来的行为,而“德”如果是遵循“道”的规律的是为有德,反之则为失德。

这一章洋洋洒洒的的写了一长段,字面咋一看还然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就像在读绕口令般绕舌。

参阅了很多注解后,弄明白,这一章最大的主题其实就是论:“德”的真与伪。

前段时间,网络爆料,香港电影明星古天乐捐建的第104座教学楼已经竣工。看到这个数字,我的心中不禁一热,这个男人绝对是一个世纪大暖男。

因为我知道大约从2009年开始他就没有停止过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这份关爱,不知不觉已做了十年。

一个人能主动的做善事不容易,像他这默默无闻的做善事就更不容易,而更难得的是作为强烈需要热点事件制造人气的公众人物,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古天乐因为宣传他慈善事件频繁刷新闻,上热搜,博关注。

对于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捐建了那么多的楼,古天乐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我不是慈善家,只是想做点事!

这种低调的爱或许就可以算的上:为善不欲人知的真善。发自内心,天然而成,没有目的,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已。是以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曾经认识一个这样的人,我们一起去参与过一些慈善慰问。

有一次活动,我们去到慰问对象的家里,同行的人,每人都会准备一个慰问的红包给到慰问对象。大家轮流将红包给慰问对象的时候,我留意到他没有准备,但是后来在拍照的时候,他却从慰问对象拿着的红包里拿了一个起来,拿在自己手里拍照。

没多久,看见他在朋友圈里刷出“关爱弱势群体,你我义不容辞”的句子,配图就是他拿着别人的红包假惺惺的照片,我心里不觉一阵恶心。

回程的时候,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人给他点赞,他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回复:红包只是一点小小心意,最重要是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先前那阵恶心此时化为翻江倒海的难受,我坚决的先拉黑再删掉了他的微信。

我看过他朋友圈里之前也发过各种各样参加这些做义工、做慈善类的照片!真没想到善事可以这样做。

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竟是他自认为打入上层社会的形象打造。我真的是觉得太荒谬了。难怪老子会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而他那样的行为甚至连“下德”都算不上。

“修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这副对联,出处是北京的“同仁堂”大药店,据说这是“同仁堂”的祖宗传下来的古训。

“修合”二字解释为中成药的泡制过程,此联的含义是:在药品的泡制过程中,用药的斤两是否足称,用的药材是否上乘、制作过程是否真按规矩去做等等此类只有自己才会心知肚明的事情,旁人根本无从了解和明白,但自己是问心无愧,是对的起病家的,而这一切上天都知道,自有公论。

这副对联后来被引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经济生活,教育,律己,为官从政等等无不可以关联。

一个人的善与恶,初心可鉴。真善与伪善,真仁与假仁,不需多表,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

毛主席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论证也是这个道理。

一个真正的好人,做的任何好事都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思考得与失。而凡是带有目的性的善仁礼义都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并不符合“道”的品性。

本章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与第十八章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章都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事物的稀缺性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有德行的人太稀少了,才会显示出德的重要,而此时稍微做了点好事都会被赞扬,哪怕这些事远远没有到达“德”的层面,也可以勉强称之为仁,再次可以称之为义,再次还可称之为礼,这真可谓是社会的悲哀!

曾经与狐狸讨论过关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他感慨的说:有些人,看着他做工作的样子,你真的就是想给他加点工资激励一下,都觉得加不下手。不是因为人手不够,真的想立刻让他回家。

作为一个做惯管理的人,我还很理性的跟他分析:应该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去改善一下这样的工作状态,至少应该让自己发的工资没有白发。他摇摇头:这么简单的工作,如果能找到个勤勉一点的人,又何须大费周章。

偶尔,我看到一些现实中的问题时,也会想到他说的这句话。是啊!什么样的员工才称得上是好的员工?

毫无疑问,那些不需要你想方设法制定奖励机制去刺激,就能兢兢业业把活干好的就是好员工;那些不需要对照岗位职责,自己该做的做不需要做的也能帮着做的员工就是好员工;那些不需要耳提面命,对照报销标准就能为公司节约成本,压缩开支的员工就是好员工!

可是这样自觉的人又有多少呢?

于是大到国家社会,小到营役小店,都需要制定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来约束人的行为,也会根据人们对这些条条框框的遵守程度来给人们划分等级。达标、良、好、优秀,并授之以荣誉,奖之以福利。

如果没有了这些荣誉奖励,又还有几个人能依然一丝不苟的把工作干好呢?

当然,我并不是在否认人做好了工作不应该受到奖励,只是觉得有太多的人把获得奖励的方式弄反了,也把奖励的意义弄反了。

真正智慧的人,是发自内心的去做好每一件自己所面对的事,不需要谈各种条件也会尽好自己的本分,其他的一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如果人事都未尽,又谈什么其他的呢?

那些需要看条件,看规章制度,看奖励幅度才干活的人,终生都只会在条条框框里打转,就仿佛是被制度驯化的原始人,你的人生又能有多大的飞跃呢?跳来跳去也只不过是在框框里而已。

没有了这些框框,你可能连未来的路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因为他们知道初心为本,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以前常听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走过了那么多的路才发现,只有真正懂得“道”且心中满载真诚,主动积极的,才可以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天下皆可去行也,而且走遍天下也不怕。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样的人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读《道德经》第三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