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跑步,简单谈谈

(本篇文章源于上周六早上围着世纪公园跑步时候的胡思乱想,整理自语音记录)

周六早晨一如既往,趁着小朋友上手工课的档儿,我在边上的世纪公园跑步。五公里的跑程,落叶满地,金灿灿地映入眼帘,空气清新,很是舒适。跑到三公里的时候头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跑步这么久,怎么就从未跟人谈起过关于跑步的感受?念头一起,就收不住了,于是乎剩下的两公里改成了快步走,边走边记录想法。

时断时续地跑步已有三年多了,可几乎不太会在自我介绍时向别人提起我喜欢跑步,为啥呢?主要原因是我总觉得当你向别人主动说起你喜爱某项运动,或者是经常做某项运动时,别人就会默认你是专业的。如果平日爱好是跑步的话,其他人就会自动给你脑补一些能力,比如跑得很快,跑个10公里不带喘的,装备很专业......总之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可能有天赋之类的。

可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专业和极具天赋的跑者?从数学概率上算,也很难说碰就碰到一个。大多数的跑步者都是普通人,比如我。跑步配速从来没低于7,偶尔状态好的时候跑5公里很轻松,大部分时候跑到3公里就有些喘,很想停下来。可惜世纪公园一圈是5公里,跑到3公里就不能回头了。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跑了这么久速度还没提升上去?公里数还没增长?对自己也太没要求了!的确,在跑步这件事儿上我是没啥要求,只是用来保持每周固定的运动量而已。追求跑步的专业性,提升跑速和公里数,控制心率自然是好事儿,可对大多数人来说与其专注于数字的改变不如多感受下跑步带给你的感觉。

跑步带给我什么感觉?肌肉酸胀伴着心情愉悦,随后便是浑身舒畅,更重要的是跑步的这一个小时,是我可以完全独处的一个小时,如果说平日的快节奏生活让你舍不得用一小时的时间发呆,那么跑步的时候任由思绪漫游就是一举两得了,非常惬意。

如果你想要开始跑步,我想说说刚开始跑步时容易陷入的2个误区,供参考。

误区1:不自主地将自己同其他跑者比较。尤其是户外跑的时候,明明自己已经尽了全力了,怎么身边的景物后退的速度都这么慢?不停滴被人超越,只能看着前方的身影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就容易心急,于是会尝试盯住前方离自己最近的身影,试图让自己跟上对方的脚步,可天不遂人愿,即使脱离了自己的跑步节奏大概率上仍是跟不上对方的。或者即使跟上了对方速度,一圈下来也已瘫在地上,不想再回忆这种痛苦的过程了。

其实还不如在一开始就承认自己就是跑得慢,就是不专业。与其让自己显得专业还不如就放弃想变得专业的念头。在跑步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节奏,才知道怎么跑身体最舒服。

误区2:对各种数字有特别的迷信,比如跑步配速、步频、最佳心率范围之类的,在跑前要先做好各种数据测算,跑步时也要佩戴运动手表时刻监控,严格按测算好的最佳范围动态调整。这样做当然没啥毛病,但实际上最佳的跑步状态,你自己的身体最清楚。所有的测算数据都是给你参考的,提醒你不要做超出身体承受范围的举动。但跑步的时候还请暂时将各类数据放在一边儿,专注呼吸,专注于双脚的感受,专注于摆动双臂时的节奏。

归根结底,大多数人跑步不是为了成为专业的跑者,不是为了在朋友圈里面发圈,让别人羡慕你的自制力和掌控力,而是因为你真正享受这个跑步的过程,让跑步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自己内心真正感受到这个运动带给你的愉悦,你才会更有动力去坚持它,而这也才是跑步这件事情对个人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跑步,简单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