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十结与四圣位

断十结与四圣位_第1张图片

十结有五下分结(Orambhagiya samyojana)和五上分结(Bhagiya samyojana)。五下分结有:疑(vicikicca),戒禁取(silabattam paramasa),身见(sakkaya ditthi),欲贪(kamachanda),瞋恚(vayapada);一个行者断前三结则证须陀洹果(sotapanna初果),消弱后二结证斯陀洹果(sakadagamin二果),彻底消除后二结证阿那含果(anagamin三果)。五上分结有:色爱(ruparaga),无色爱(aruparaga),掉举(uddhaca),我慢(mana),无明(avijja)。一个行者消灭五上分结证阿罗汉果(arahant四果)

结的另一说法(Samyojanani)有十种:贪欲(kamachanda)、瞋恨(vayapada)、我慢(mana)、邪见(micca ditthi)、疑(vicikicca)、戒禁取(silabattam paramasa)、有爱(继续存在之欲:色爱Rūparāga,无色爱arūpa-rāga))、嫉(issā)、悭(macchariya)、无明(avijja)。(《法集论·第三篇·五·结聚》)

结是一种心理的结使、系缚之义,以烦恼(kilesa)系缚众生于六境尘,频频造业不离生死轮回之苦。四道智(magga cittā)就是断除结使的过程,能生四果智(Phala cittā)。道智所执行与四圣谛有关的课题是:遍知众苦、断除烦恼、证悟涅槃、修八正道。

(1) 疑结。这是指对佛教的疑,从佛法看是不相信三宝,不相信三世,不信缘起,也不会对戒定慧学加以修持。它的特相(apilapana lakkhana)是怀疑,作用(味,rasa,kicca)是起动摇,现起(paccupatthana)是犹疑不决及有多种立场,它的近因(足处padatthana)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āra))。它的对治是培育信(saddha),以及亲近善知识,靠多闻、多思、多修来消除这些疑惑。

(2) 戒禁取结。若人相信并执着于宗教的仪式或某种形式的修行法,认为这样做能有力量排除障碍并净化一个行者,戒禁取结就于此生起。印度教徒在这方面尤为显著。佛在《经集》小品第二章《荤腥经》中说:「鱼、肉(指以鱼肉祭拜)、斋戒、裸体、削发、束发、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戒禁取结的对治主要是靠正思惟,依正思惟生起正见。

(3) 身见结。身见是一种邪见,出现在四种与邪见相应的贪根心,它是一种对五蕴执着为我的不善心所,《阿毗达摩论》解释它是一种错误见。其特相是不明智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错误地认为行法是常,是乐,是有我,是净。它的现起是错误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愿见圣者等。它的对治也与慢一样。

“身见”详解链接

(4) 贪欲结。这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一个不善因。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的境,这执着是因为它在触后能生起乐受的缘故。这个人的心里就产生了贪欲结。它生起的过程从十二因缘的解释是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贪爱、缘贪爱有取。若从四圣谛来看,应该观照它的现起是苦,并去寻找它的的原因,然后决心断除苦及依八正道的方法除苦。贪欲结须治以无常观(aniccasañña)或不淨观(asubhanussati)。修不净相要配合修慈以防沮丧而产生厌世的念头。

(5) 瞋恚结。这也是一种不善心所,也是第二个不善因。若一个人执着于任何一个根门所接触之境,并执着于它在接触后所生的苦或可厌性,于是瞋恚结就在心中生起。瞋恚的产生,乃是因为对所接触的感官目标心生不喜的缘故。若数数对不喜或可憎的目标作不正思惟的结果就会使瞋恚于心中生起乃至增长它。这瞋恚或害念要用慈心观來调服,要修好慈心,还要从业果來思惟瞋恚的害处。若从十二因缘的解释亦如上述,若从四圣谛来看,亦如上述。这是由不正思惟所产生的。瞋恚须治以慈心禅(mettabhavana)。慈心的修习是一种梵住(Brahmavihāra)或是四无量心 (Appamañña)之一。它不是世俗的爱欲,而是平等地普愿一切众生都安乐的善愿。慈爱是一种美心所,属于无瞋心所。

(6) 、(7) 色爱、无色爱结。阿罗汉道的色爱与无色爱两结,指的就是对色界与无色界的执著,除了对定境的执著外,对一切色相的执取,以及起心动念都会产生 ‘有’。对治的方法就是舍。修舍是最高的修持,全面性的投入修持,一直修到把名色法都舍尽,无明破尽为止。

(8)掉举结。掉举须以安般念(anapanasati)对治。掉举与追悔常一起出现,它们是两种不善心所,掉举是心不平静,像被风吹起波纹的水,作用是心不稳定,现起是混乱,近因是对散乱之心不如理作意而作意目标为常、乐、我、净等。追悔也叫恶作(kukkucca)是追悔已造之恶,或当行而未行之善,作用(味,rasa,kicca)是追悔已造之恶或未行之善,特相(apilapana lakkhana)是事后追悔,现起(paccupatthana)是忆起时感后悔,近因(足处padatthana)是已造之恶与未行之善。故此对内心的混乱不如理作意会导致掉举、犯戒和追悔。

(9)我慢结。慢是一种不善心所,它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己称赞自己,现起是虚荣,近因是生于与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有成就的人是极易生起我慢心的。在佛法修持上,定的成就也会使一个行者生起我慢,它生起于自我评估,自认比别人优越,不如或相等。它的对治是以无常观,不净观和正思惟来消除。

(10) 无明结。它与痴(moha)是同义词。它的特相是心盲目或无智(aññāna)不能如实的知见究竟法,作用是覆蔽或不能澈知目标的真实性,现起是没有正见或心昏暗,近因是不正思惟或不如理作意。无明是属于痴心所。无明是对苦的现象不知晓,不观察苦生之因,不明白缘起的道理,以及不想办法脱离于苦。一起了无明就产生行,就会有业有的积集,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它的对治是培育慧(pañña)与智(ñāña),或心常无痴(amoha),慧能如实知见究竟法,作用如明灯照亮目标,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正思惟或如理作意或定。

无明是对苦集灭道等四圣谛的无智;对前际、后际、前后际的无智;对于缘性与缘生法的无智;由于无智,把无常的身心名色法作常想,把轮回的痛苦作乐想而造作轮回的因的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它有蒙昧的作用,障蔽的障蔽的现起,以漏为近因。于无始的轮回,使众有情在三有、四生、六趣、七识住和九有情居中徘徊不知出离。名色法的生,诸蕴的现前,由于无明集而有蕴集,妄计为有情的生。色法的破坏,诸蕴的破坏,妄计为有情的死。有情的生视为出现了新的身体,有情的死视为转移到另一个身体去。因为不了解蕴(khanddha)、处(āyatana)、界(dhātu)的缘生缘灭的关系而妄计有情从这一世界去到另一世界,或从他界来此界等。因此无明是轮回的根本。若能听闻法,通过修持与思惟,禅观于四圣谛,那无明就会渐次消减,破灭而证入涅槃,如此由于无明灭而五蕴灭。关于无明结者,更与我们根本不知道苦与缘起有关,佛说:「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杂阿含710经》)。第七圣者向阿罗汉的行道智集中五根、五力、七觉支,以三相反复思惟观察,并在行舍智后由一意门转向生起随顺智及种姓智,而在种姓智后生起阿罗汉道及智。它断了四漏的有漏与无明漏。它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所以阿罗汉也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


澳洲蓝山佛宝寺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断十结与四圣位_第2张图片

法增长老简介:1986年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皈依藏传佛教,和南传锡兰尊者,开启学佛的道路。1996年依藏传出家,得北传比丘戒。2000年再于泰国出家,受南传上座部(DHAMMAYUTTHIKA)戒,是泰国法宗派(即森林派)的传承。禅修方法以入出息念为主,身念处经行以南传传承,观智以十六观智次第为主,同时根据学员需求指导三十二身分、不净观等业处以及慈心禅的修学。

断十结与四圣位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十结与四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