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起跑线》

印度电影《起跑线》_第1张图片
《起跑线》海报

        电影的开始很普通,一位美丽的女孩去一家服装店定制自己的衣服,被店里的小伙一件钟情,在一段音乐剧之后进入正片,主要的内容主要集中与玛吉与自己的妻子米图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女儿皮雅能够进入名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而费劲心思的故事,现在定位在喜剧片。(后面可能会有部分的剧透)


印度电影《起跑线》_第2张图片
海报二

      电影的海报非常明显的中分,因此电影采用的是二段论;

       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正常的程序,类似于中国现阶段的学区房+自主招生的形式去争取这样的一个入学名额,还是幼儿园的入学,看着都有一些后怕,以后的中国受否也会这样呢?第二部分讲的主要是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去钻空子占用穷人那剩下的25%的预留名额;由于主人公夫妇所处的中产阶级既没有原本上层社会的底蕴,又没有生活于底层社会的优惠政策,所以本片的主要情节是由夫妇二人扮演两个阶层的人而引起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电影的落脚点在印度的教育制度上,由于私立学校优美的环境和雄厚的财力,教育质量相对于公立学校高上不止一个台阶,使得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去争取这样的名额;那么本来同样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孩子们因为自己父母的所处的阶级而不得不接受质量完全不一样的教育,富人的孩子接受着更好的教育,穷人的孩子只能接受相对而言差一些的教育,可想而知出学校校门之后,富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造成结果可能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的固化;最终引发的可能是社会性的问题。

       在一部非常出名的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中,讲述的是从7岁开始,每隔七年去采访同一群人,最终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富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家的孩子依然还是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只有一个孩子实现的阶级的跨越,由一位农场主的孩子成为了大学的教授;可是,这样的概率是多么的低,让我想到了之前网络上的一片热文,《寒门再难出贵子》,结论是惊人的相似。

       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依然是继续解决的难题。从小,我听到最多的教诲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才是穷人家孩子的出路;现在看来可能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大概率改变命运的人确实是通过接受更好教育而得到更好的出路。可以想到,今后中国的教育体制进入改革后可能也会出现电影中的情况,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并存竞争的情况,只是希望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前,能够平稳过渡,而不是巨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印度电影《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