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

撰文/朴方  配图/summer

俗话说

一白遮三丑,一胖毁所有

充满颜色的夏季,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晒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1张图片

真相是残酷的,一不小心就这样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2张图片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3张图片

【日晒伤的元凶】

世界上患皮肤癌率最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每年有约1200人死于皮肤癌。

由于澳大利亚的臭氧层空洞,加上环境太好无污染(看来雾霾也不是那么万恶啊)不能有效阻挡太阳光中紫外线(UV)对地面的直射,长期接触紫外线的直射易患皮肤癌。

感谢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十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后果细思极恐。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4张图片

【紫外线的ABC】

紫外线辐射在日光中的占比约7%,其中95%是UVA,5%是UVB。那,C去哪了?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5张图片

UVC神一般的存在,距离产生美。属短波紫外线,个小但能量巨大,皮肤癌制造者的首领,所以不太受地球生物的欢迎,几乎被大气层拒之门外,平时很难见到UVC(见到准没好事),比如澳洲…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6张图片

UVB属中波紫外线,高不成低不就,虽可到达真皮层,但大部分会被臭氧层吸收,玻璃、遮阳伞、衣服也能有效阻挡。为了证明其存在感,在阳光照射下,10分钟后肌肤出现晒红,严重者有红斑、灼伤等表现。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7张图片

UVA家族成员众多,波长最长,臭氧层也无能为力阻挡(更何况现在臭氧层越来越稀薄)。UVA能穿透真皮层引起光老化(皮肤接受紫外线过度暴晒后,会损伤表皮细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坏皮肤的保湿功能,皮肤干燥,真皮层中弹力纤维受损,产生细纹)导致脂质与胶原蛋白受损,皮肤被“晒黑”,可怜了word的胶原蛋白。

【化学防晒VS物理防晒】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防晒剂的物理及化学区别。

物理防晒防晒剂的一种类型,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如果产品中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则为混合防晒),靠反射或散射作用阻挡紫外线达到防晒目的。你可以理解为在肌肤表面刷了一层会反射的膜。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8张图片

优点:温和不刺激,只要不出汗、不擦拭,防护时间长

缺点:色彩偏白,油腻厚重,价格略贵,必须均匀涂抹,稍不留神会呈现艺妓妆容即视感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9张图片

化学防晒即化学防晒剂,又称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吸收有害的紫外线而实现防晒,理论上吸收的紫外线和化学成分可被人体代谢,但进入皮肤的防晒剂危害(过度添加防晒剂)也不容小觑,来啊,互相伤害吧。若成分中出现有二苯酮、水杨酸乙基己酯等即为化学防晒产品。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10张图片

优点:质地清爽,涂抹后肌肤无负重感

缺点:需定时补涂,质量参差不齐,若长期使用含有铅、汞的功能性美白防晒剂,皮肤产生依耐性,会对皮肤细胞和结构造成损害

【那些忽悠人的防晒指数】

近年的研究表明,UVA能穿透至皮肤真皮层,对皮肤的伤害更大。于是,防晒产品着重针对UVA段紫外线。

PA值▎Protection Grade of UVA的缩写,以“+”表示产品防御UVA能力,一般为三个标准

☀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2–4小时

☀ PA++:相当有效,防护时间4–8小时

☀ PA+++:非常有效,防护时间8小时以上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11张图片

SPF值▎Sun Proteetion Factor的缩写,用来评价防晒产品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的能力。国内规定防晒产品SPF值标识不得超过30。

测试SPF值方法有点残忍,找一名测试者,按2毫克/平方厘米的剂量均匀涂敷防晒产品,用一定能量的紫外线照射,测得产生最小可察觉红斑的时间。涂敷防晒剂的皮肤与未涂敷防晒剂皮肤产生最小红斑的紫外线剂量的比值即为SPF值

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_第12张图片

理论上皮肤在不用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烈日下10分钟会晒红,用SPF30的防晒霜,晒红时间延长至30倍,即300分钟会晒红。SPF值指防晒时间,非长时间户外工作者没必要过多追求SPF值。有些人过分追求防晒指数,PA(防晒强度)狂++++++,SPF(有效防晒时长)恨不得100,你以为是在刷水泥墙。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自然素朴 美丽有方

朴 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Ta就想给你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