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

图、文/越享生活馆

Part1 ✨ 每日复盘、不断精进 ✨

    王阳明是一代儒学大家,开创了心学,他心外无物、明辨善恶、事事讲求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使后人从中领悟很多人生的道理。

    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思想,道出了良知人人皆有,但怎么做,最终还是要听从本心。遗言中的“此心”,指的就是良知。

    王阳明晚年所作的诗歌《中秋》中有如下词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光明”指的就是良知的光辉。王阳明在晚年才开始提倡“致良知”说,这可以说是他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才悟出的智慧结晶。在王阳明看来,无论圣人还是凡夫,无论贤士还是愚人,无论学者还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永远不灭的光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在事事物物上都“致良知”,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

    王阳明的“良知”说振奋了弱者的心灵,给那些深陷权势和名利的漩涡而不能自拔,遭受现世重压而不能逃脱的世俗中人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强而有力的快乐生存之路。“良知”说不仅鼓舞了知识分子,也鼓舞了不通文墨的平民百姓,它迅速在都市和乡村中传播开来,成为风靡一时的学说。

    人之一生,乃心之一生,吾心光明,夫复何求。最后的两句话,应该是王阳明悟到了人生的境界,无外就是内心光明,坦荡修为的结果。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可见,心外无物,内心光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赞许孟子的“不动心”:即心中充满道义,发现万事万物的道理,那么任何事发生都能对其泰然处之,让自己的心如泰山般稳固,不因外界毁誉而动心,不大喜大悲。

    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觉得不堪其累。

    以下是王阳明的一些观点,我们弄懂他们,于我们在人世中如何处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或对内心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1.与朋友相处,懂得谦让很重要。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释义: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感悟:与朋友相处,不能怀有私心地注重自己利益, 朋友之间彼此互为谦让,不仅个人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双方互相帮助,互利互惠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互利共赢的交情更能使双方的情谊加深,反之,彼此相伤相害,只能损害两人的情谊。

2.事越纷扰,益静。懒于阅读,则愈要看书。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释义: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感悟:我们的行为如肤浅浮躁的心在白天即是一种表象,其实是因为白天工作学习之余带来的巨大压力,导致我们的内心孤独、压抑,此时能宁心静气的是安然清静无为。感觉知识匮乏,却不向上进取,只会让自己更脱离社会和工作圈子,只有面对自己的不足,知难而进,才是因病治病,而不是因病致贫。 所以要扭转困境,就要逆风飞翔,迎难而上,这才是对自己心性的最好磨砺。

    3.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感悟:克制自己,是为自己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势必要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造成大坝的决堤。因为这时你整颗心都还是欲望主导的,只是潜伏了下来。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部分文字摘要以下书籍





Part2 ✨ 每日复盘、不断精进 ✨


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_第1张图片


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_第2张图片


只有真自律才有自由


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_第3张图片


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_第4张图片
谢谢您阅读完所有文字


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_第5张图片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我是越越安。

温馨提示:点击下面红心,即可收藏此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299 | 一期一会:吾心自有光明月。【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