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处暑&《二十二》

丁酉处暑,大地影院,三人《二十二》。

事先知道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所以有心理准备去接受观影过程中的沉重感。

99分钟的影片没有配乐,只有雨声,风声,哭声,鸟鸣虫唱,菜倒进油锅的“刺啦”等自然的声响和丧事的哀乐唢呐声,对了,还有其中一个阿婆的歌声,她是韩国人,唱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还有桔梗花呀桔梗花。。很好听,很好听,好听得让你心痛。

美好的歌声和一辈子都不愿提及的苦难一同在身体里埋藏了七十年,当记忆的口袋被小心翼翼地解开,纵然风烛残年也记得家乡的歌谣,童年的歌谣。但是提及不同寻常的曾经还是不能出口,一碰就疼,哽咽(yè)间就再说不下去了,连说“不说了,不说了”,而后老泪纵横,观众席的我真想赶紧告诉她“不用说了,真的不用说了。”

有那么一刻,很讨厌导演,为什么要去打扰她们?就不能让她们安安静静地生活,走完余生么?但是理智又告诉我,不敢面对耻辱和苦难的民族是懦弱的,仅仅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她们”,电影不该都是《战狼2》那样子的,还要有《天注定》,《我的诗篇》,《二十二》这样的电影,电影本身是有义务做这些“出力不挣钱“的事情的。

历史不容遗忘,我们在面对战争的伤害时也不能简单地骂一句脏话完事,想想我们能做什么,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应该如何审视那段历史。

要知道《二十二》的耻辱和苦难不仅是战败国的耻辱和苦难,更是全人类的,因为那些受害者里不全是中国妇女,也有韩国人,日本人。

也要知道自古到今战争对于女人的伤害一直存在,而不是只有近代才出现,古代女人作为物品被当做战败一方的贡品主动或被动上呈给胜利者的。

仅仅因为女人的身体特点,战争年代女人就要被当成玩物,当成男人泄欲工具,这不是女人的悲哀,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的悲哀,所以男权女权这样的词汇出现以后“男女平等”的口号被提出来,可是细想,只要男女生理差异存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就永远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很庆幸不是所有的导演都是“向钱看齐”的,苦难,良知,反省,思考,质问,一个简单的纪录片却承载了很多东西,感谢导演的坚持,感谢阿婆们的勇气,感谢志愿者的关爱,感谢众筹人的支持,有爱,这世界就有阳光和希望。

最后一个镜头是丧事完了之后的坟堆,在冬天显得尤其苍凉,慢慢地冬景变成绿色,我的理解,心存宽容,理解,爱和悲悯,这片田野依旧是希望的田野,这世界也会越来越好的。

8.23处暑&《二十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8.23处暑&《二十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8.23处暑&《二十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8.23处暑&《二十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8.23处暑&《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