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资治通鉴》——02082017

2017年2月8日札记——谢炎芳

*以上三种,明主必须慎重地抉择,仁人志士必须认真地辨明。善于抉择的人可 以管理控制别人,不善于抉择的人则被别人控制。


*荀况

论之说:国家,就是天下的利益和权势。用正确的道法去治理,可以得到大的安 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之人主持,却带来大的危险,大的拖累, 拥有一个国家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嫉妒恶化,他即使相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 做不到了。齐涽王、宋康王便是如此。

所以治理国家的居住如果行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仅仅是为 争权夺利,则必然灭亡。

*齐国发生淖齿杀王之乱时,齐涽王的儿子田法章改名换姓躲到营地太史家做佣 人。太史的女儿惊奇田法章的相貌伟岸,认为不是普通人。

*乐毅

赵王封乐毅于关津,十分尊重宠爱他。以此来警示燕国和齐国。燕惠王便派人批 评乐毅,并道歉说:“乐将军你过于听信传言,因为与我有矛盾,就抛弃燕国归 附赵国。你这样做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然而,又怎能报答先王重用将军的情意 呢?”

乐毅回信答复道:“从前伍子胥的建议被吴王阖闾采纳,吴国的势力扩展远至郢 地;而继任吴王夫差却不是这样的,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囊抛进江中。夫差不 知道伍子胥对先王的建议是吴国成就功业的根本,毫不后悔的沉下了伍子胥的尸 体。伍子胥不能早日看出不同的君主有不同的器量,所以尸体虽入江而不化。免 去自身灾祸,成就功业,以表明先王英明,是我的上策。自己遭人毁谤,从而使 先王的英明蒙上耻辱,是我最害怕的。但因为蒙受了不测之冤,就以新的宠幸为 例,也是我在道义上不敢做的。我听说古代的君子,与人断交绝不说别人的坏话 ;忠臣被迫离国,也不洗雪自己的名声。我虽然不才,也曾多次从古代君子身上 得到教益。希望大王理解我的心意。”于是燕王又封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 而乐毅也为修好睦邻而往来燕国,最后死于赵国,号望诸君

*田单

田单任齐相,路过缁水时,有个老人蹚过缁水十分寒冷,走出水面时已不能行走 。田单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给他披上。齐襄王听说后十分厌恶,说:“田单对别人 施加恩惠,是打算夺我的国位吗,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后会有变故!”左右看看 ,没有其他人,只有殿阶下有个穿珠子的人,襄王便召他过来问道“你觉得如何 ?”回答说:“大王不如把此事作为自己的善行。大王可以嘉奖田单的善心,下 令说:‘我忧虑人民的饥饿,田单收养他们,给他们食物;我忧虑人民的寒冷, 田单就脱下皮袍给他们披上;我忧虑人民的操劳,田单也有这种忧虑,政府和我 的心意’”

*《诗经》‘说凡事没有无开端的,却很少有结束的’《易经》说:‘小狐渡水, 尾部浸湿。’这都是说开始容易,结束困难。当年吴国听信越国,出兵攻打齐国 ,战胜齐国于艾陵之后,回来却被越往在三江之滨擒杀。智瑶信任韩、魏两家, 联合进攻赵家,围攻晋阳时,胜利已指日可待,韩家、魏家却突然反叛,把智瑶 杀死在凿台之下

*我还听说,果实太多会压折树枝,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封地过于强大会威胁国家,大臣过于尊显会威胁到君主的地位。当年淖齿管理齐国,用箭射齐王的大腿,抽去齐王的筋,把他吊在房梁上,过了一夜才折磨死。李兑通知找过,把赵主父囚禁在沙丘的行宫,百日后饿死。如今我看秦国四种权贵的作为,也正像淖齿、李兑一类。夏、商、周三代最后亡国的原因,都是因为君主把大权转授给臣下,自己纵酒行猎;受权者嫉妒贤能,欺下瞒上,以谋取自己的私利。他们部位主子考虑,而君主也不觉悟,所以失国。

*赵豹

说“圣人认为无缘无故的好处是灾祸”。赵王说“别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回答说:“秦国蚕食吞并韩国土地,从中切断,不使他们相通,本来以为可坐待上党归降。韩国人之所以不把他献给秦国,就是想嫁祸赵国。秦国付出千辛万苦而赵国坐收其利,即使我们强大也不能这样从弱小手中夺取利益,何况我们本来就弱小岂能从强大的秦国手中夺取利益。这难道不使无缘无故吗?”

*孔斌

秦国攻伐赵国之初,魏王询问群臣对这件事的看法,大家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对魏国有利。孔斌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是:“秦国战胜赵国,我们也顺势向它屈服;如果秦国胜不了赵国,我们就趁他疲惫不堪进行攻击。”孔斌说:“不对。秦国自秦孝公以来,没打过败仗,现在又重用良将白起,哪里有我们可乘之机、”有个大夫说“即使秦国战胜赵国,那对我们为国有什么坏处呢?领过的羞辱难堪,正是我国的福气啊!”孔斌说“秦国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一旦战胜了赵国,必定会打其它国家的主意。我担心那时魏国就将面临秦军的攻击。古人说过:燕雀在屋檐下做窝,母鸟哺育小鸟,叽叽喳喳地都很快乐,自认为很安全了。灶台上忽然窜起火苗,高达的房屋即将被焚,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灾祸就要殃及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资治通鉴》——02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