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清明节,大家一般都会纷纷祭祖扫墓,在外工作的人也会趁着清明假期回家祭祖扫墓。同时清明节也是全家出游踏青的日子,能促进家人间的感情。
在今年的清明节,我也同样回家扫墓,拜祭祖先。在潮汕地区,清明祭祖的风俗较为浓重,一般如果没什么事情,都是要回来祭祖的。
这一点可以从每年往潮汕地区的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就知道了,每年到清明假期,往返潮汕地区的高速公路都是会塞车,一塞车使得原本三、四个小时可以走完的路程要九、十个小时才可以
以前全家一起去扫墓时,总是开心的,因为小孩子可以上山下山,跑来跑去,又可以跟小伙伴们玩耍。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对清明的扫墓风气感到不耐烦。特别是今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清明节扫墓的意义何在,更准确地说,生和死的关系是什么?
面对祖先的坟墓,我作为后代,并不认识他们,每年也是别人扫墓,我也跟着扫墓。我也给自己答案:
扫墓一是为了纪念祖先,缅怀先人;二是扫墓更多的是做给现在的人看,并非做给先人看的;三扫墓可以团结宗族力量;四扫墓更是全家一起外出踏青的好日子。
这些答案都对,设立节日的意义无非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记住这些节日的目的。
但我想探讨更深一点的话题,生和死是什么关系?
我知道在中国探讨“死亡”是比较不好的,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是忌讳死亡的,是不吉利的。每当我们说了一些关于“死亡”的话时,家里人便会说,干嘛说这些呀,这是不吉利的。当孔子的弟子问其关于死亡的话题时,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从古自今,咱们中国人比较忌讳这一话题。
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假如坟墓躺的是自己,不是别人,自己会作何感想呢?
答案是,不知道。
2
生生死死是很常见的事情,可如果万一死亡降临到自己身边的人或自己时,表现的并不那么淡定。曾经在死亡线上救回来的人,他们会表现的很淡定,经历过一次死亡,发觉很多之前在乎的东西并不那么重要。
古典老师在“得到”专栏《超级个体》中提到关于生和死的看法大概意思是:知道、谈论死亡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同时也知道死亡也是应该值得讨论的事情,因为这关乎到我们如何去正确认识死亡。
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才能坦然地面对死亡的。
我家乡的一些老人,很早就把自己的画像拍好,放在房间里,准备哪一天过世了,就可以拿出用。其实他们也经历很多同龄人的死亡,才表现地很淡定,很自然。当他们讨论到死亡时,总会说:活到现在已经活够了,该经历的都已经差不多了,如果身体好,就活多几年,身体不好,就活少几年呗!
老人家历尽沧桑,才有如此的洒脱。
可我们年轻人呢,现正是大好年华,正是努力奋斗的时候,那我们应不应该认识死亡呢?
我认为应该。
史铁生在壮年双脚残疾,数次想要自杀,他在《我与地坛》书里写到: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3
可问题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可以多透支身体健康,可以多加班熬夜,可以经常不睡觉……
一旦身体出现问题,才知结果已经晚了。
年轻人时常把“年轻就是资本”挂在嘴边,认为是政治正确的话。其实不尽然,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前提下,年轻才是资本,不然一切百搭。
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明天我要死了,我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呢?还有什么人没去关心呢?
这几天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得出的答案让我心惊肉跳,原来我还在很多事情没做,还有很多人没去关心,更可笑的是,我每天活着像一个老人家似的,整天愁眉苦脸,一幅闷闷不乐的样子,即便是老人家,他们的心态反而年轻,对什么都看的比较开。
说来可笑,很多人在观看《一条狗的使命》的电影后,纷纷表示自己活得不如一条狗。在电影里的狗名叫“贝利”,一直是帮助主人公获得幸福生活的润滑剂。在影片后的最后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
做了这么多次狗,终于明白到:
首先要开心,只要有可能就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
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
写到这里,就会发现我们往往会被眼前的一些障碍所阻挡,不能看清楚前面的路,于是在障碍面前无能为力,接着便是迷茫、痛苦的情绪,然后就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这些都会让我们痛苦,而解决办法就是想尽办法去分析、诊断、解决障碍,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认了。
在这期间,只能是坚持住,除了这样,没有更好的办法。
4
过去的昨天是我死去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对得起死去的那部分。换句话说,那部分我是否好好地活着,努力地做事情,认真地生活。
把每一个昨天都看作是死去的那部分,因为昨天过去了就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
我们每天都对得起那死去的那部分,就足够了,这便是我对生死的看法!
祝愿每个人都能健康地活着,努力地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