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编年简史 0️⃣ 黎明

最近在读尼克老师的《人工智能简史》,料很足,文笔也非常有趣。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特将书中事件、人物按编年体形式整理了一下,并补充了一些别处收集的资料,将随本人阅读的进程,不断发布,有不足之处也请大家指点。


人工智能编年简史 0️⃣ 黎明_第1张图片
人工智能简史

1943-1954

1943年,阿兰·图灵(Alan Turing)秘访美国,和同行交流破解德国密码的经验,其间和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曾有会晤,一起聊通用图灵机。

人工智能编年简史 0️⃣ 黎明_第2张图片
图灵石像

1943年,沃伦·麦卡洛克(Warren S. McCulloch)和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在《数学生物物理学公告》上发表了《神经活动中内在思想的逻辑演算》(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这篇论文影响甚广,讨论了理想化和简化的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如何执行简单的逻辑功能。这启发了后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产生。

1948年,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本科毕业于加州理工学,然后到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时结识了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其影响下开始对在计算机上模拟智能产生兴趣。

1949年,司马贺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前身卡内基理工学院担任新成立的工业管理系系主任。

1950年,香农在《哲学杂志》发表《编程实现计算机下棋》(Programming a Computer for Playing Chess),这是人类第一篇研究计算机下棋程序的文章,为计算机下棋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0年,阿兰·图灵(Alan Turing)发表《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文中提出的“模仿游戏”后来被称为“图灵测试”。

1951年,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迪恩·爱德蒙(Dean Edmunds)建立了“随机神经网络模拟加固计算器”(SNARC)。这是人类打造的最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用了3000个真空管来模拟40个神经元规模的网络。

1952年,亚瑟·塞缪尔(Arthur Samuel)开发第一个计算机跳棋程序和第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计算机程序。

1953年夏天,约翰·麦卡锡和马文·明斯基都在贝尔实验室为香农打工。香农那时的兴趣是图灵机以及是否可用图灵机作为智能活动的理论基础。麦卡锡向香农建议编一本文集,请当时做智能研究的各位大佬贡献文章,这本文集直到1956年才以《自动机研究》(Automata Studies)为名出版,这个书名最后是香农起的。

1954年,达特茅斯学院数学系同时有4位教授退休,刚上任的系主任约翰·克门尼(John Kemeny)从其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带回了刚毕业的4位博士前往达特茅斯学院任教,约翰·麦卡锡是其中之一。


195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诞生

1955年,美国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Western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在洛杉矶召开,其中套了个小会:学习机讨论会(Session on Learning Machine)。奥利弗·塞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和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参加该会。塞弗里奇发表了一篇模式识别的文章,而纽厄尔则探讨了计算机下棋,他们分别代表两派观点——连接派和符号派。讨论会的主持人是神经网络的鼻祖之一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他最后总结时说:“(一派人)企图模拟神经系统,而纽厄尔则企图模拟心智(mind)……但殊途同归。”这预示了人工智能随后几十年关于“结构与功能”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

1955年,约翰·克门尼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把人看作机器”(Man Viewed as a Machine),介绍了图灵机和冯诺伊曼的细胞自动机(最早叫“自生机”),文章的简介提到“肌肉机器”(muscle machine)和“大脑机器”(brain machine)。

1955年8月31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在一份关于召开国际人工智能会议的提案中被提出。该份提案由约翰·麦卡锡(达特茅斯学院)、马文·明斯基(哈佛大学)、纳撒尼尔·罗彻斯特(IBM)和克劳德·香农(贝尔电话实验室)联合递交。

1955年12月,司马贺和艾伦·纽厄尔开发出“逻辑理论家(Logic Theorist)”,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有能力证明罗素和怀特海《数学原理》第二章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司马贺回忆录里说自己学术生涯最重要的两年就是1955年和1956年。这篇文章后来成了AI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章之一。


1956 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8月,达特茅斯会议召开(Dartmouth Conference),是人工智能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被公认为人工智能之肇始。让我们再把参会的大咖们列一下: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司马贺(Herbert Simon)。除了上述著名的六君子外,另外还有4人也参加了达特茅斯会议,他们是来自IBM的亚瑟·塞缪尔(Arthur Samuel)和亚历克斯·伯恩斯坦(Alex Bernstein),他们一个研究跳棋,一个研究象棋。达特茅斯的教授特伦查德·摩尔(Trenchard More)也参与了。达特茅斯会议中一位被后人忽视的“先知”是雷·所罗门诺夫(Ray Solomonoff)。

他们讨论着一个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主题: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在会议中,给所有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纽厄尔和司马贺的报告,他们公布了“逻辑理论家”是当时唯一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软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会议的召集人麦卡锡给这个活动起了个当时看来别出心裁的名字: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正式在学术会议中亮相,而1956年也就成为了人工智能元年。


人工智能编年简史 0️⃣ 黎明_第3张图片
50年后当事人重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编年简史 0️⃣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