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_第1张图片

关于本书

沈复(清) 著/ 张佳玮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原著共六篇,今仅存四篇。

《闺房记乐》 郎情妾意 相爱甚笃

《闲情记趣》 养花寻石 怡然自得

《坎坷记愁》 生老病死 天人两隔

《浪游记快》 芒鞋竹杖 观风问俗

《中山记历》(遗失)

《养生记道》(遗失)


关于人物

作者将《闺房记乐》放在首篇,足以可见其对“芸”的爱慕之深。文种不乏对“芸”的蕙质兰心的描写,作为一名女性,就连我也觉得“芸”着实是一个可爱的女子。

“芸”是个聪慧的女子,听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翻着《琵琶行》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便识了字,吟诗作对也属无师自通,还能与丈夫谈论文章。

“芸”是个敏感的女子,因藏粥事件窘迫至极、因沧浪亭畔的奇声异响惊得寒热发作、因戏曲《惨别》顿生断肠情绪、因憨园另嫁而悲痛不已。

“芸”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子,“茉莉小人”、“腐乳卤瓜”、“馄饨担子”,均凸显了“芸”的不落窠臼。

“芸”更是个活得通透的女子,从不反对丈夫外出工作,独自咽下来自公婆的误解,主动为丈夫物色侍妾。


关于异议

沈复与“芸”的爱情,被译者张佳玮视作本文的核心精华,也被宠妻狂魔汪涵老师极力推崇,但我并不羡慕,甚至读到某些片段还有些气愤。

古代女性总是免不了沦落为“大房”,耳闻丈夫寻花问柳也就罢了,还要身体力行主动为丈夫纳妾。从这一点来说,“芸”也是一个可悲的女性,自己在故乡照顾二老,丈夫在外游历却免不了隔三差五召妓;自己主动为丈夫物色妾侍,既要与憨园培养姐妹情谊,还要为憨园与丈夫的相会创造时机。

婆媳关系也着实让人头疼,“芸”多次被婆婆误解,失了欢心,最严重的一次同丈夫一起被公公赶出家门。丈夫或许想过为“芸”解释,但终究被“芸”一句话劝退。“芸”是宁愿被误解也不愿意乱嚼舌根,数落公婆的不是,但如此看来沈复处理婆媳关系的能力完全不及格。

两人生了一儿一女,凑齐了一个“好”字,但二人着实不是称职的父母。丈夫常年在外,本就疏于对儿女的陪伴。后又因二人穷困潦倒,被父亲赶出家门,不得不投靠“芸”的故友,却不带儿女同行。将女儿许配给了一毫不出众之辈,将儿子托付给了他人。


关于其他

以上所述内容大多出于《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由于我无心养花种草、游山玩水,因此读另两篇并无轻快之感,思考甚少,故不作具体陈述。

对沈复其人没什么喜爱之情,但其文笔甚得我心。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真情实景反正更易让人产生共鸣。

说了著者,就不能不提译者。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译文,后半部分是全文,以供比对。张佳玮的翻译恰到好处,韵味十足,无呆板之感,也无凭空增减。如若得空,先自行翻译原文,再阅读译文,更能体会到张佳玮翻译之妙。​​​​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