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看《朗读者》第六期有感

记得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泪珠与珍珠》,其中开头是这样: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

央视《朗读者》第六期的主题词是“眼泪”。一提到眼泪,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与“软弱”一词联系起来。其实,眼泪,不是“软弱”的代名词,更是晶莹的情感珍珠。

本期的开场白言简意赅而又充满温情,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主持人董卿如是说:“眼泪,有时是软弱,有时是坚强,有时是忏悔,有时是宽容,有时是羞怯,有时是勇气,有时是失败,有时是成功……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当我们要谢幕的时候,也将会在别人的泪水里告别一样。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去感受那真实的生命印记。”

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最斑斓的感情色彩。

张家敏,一位与乳癌抗争了23年的老太太,她充满乐观地表示,她过去到现在所做得一切,就是为了昂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

导演陆川,是个泪点很低的人,有时,他会表现出男子汉的坚强,而柔韧地抗拒眼泪;

斯琴高娃,一直在别人故事里流着自己眼泪的表演艺术家,在演播现场,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泪终于属于自己。

陆川,今年是他当导演的第十六年,他有自己的许多感悟,2003年拍摄《可可西里》,亲眼所见,在广漠的环境中,只有三辆车二十多人组成的巡山队,面对成千上万大海一样多的盗猎分子,再加摄制组经费拮据,自然环境恶劣,剧组人员自行离开或生病流失一大半,因为缺氧,整天保持沉默,如此等等,展现了更多的是绝望,记录了自然的宏大和人的渺小。当美国合伙人艾利克斯车祸罹难,陆川集聚的绝望与苦痛终于化为嚎啕大哭,泪如倾盆。他朗读王宗仁的《藏铃羊的跪拜》,是献给可可西里土地上那些依然在奔跑的生灵。“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很神圣的。”

斯琴高娃,在影视剧中一次又一次流下滚烫的泪花,这位蒙古族女汉子,在拍摄时,曾三次从马上摔下,几成半残,却硬是没有掉一滴眼泪,在朗读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时数次哽咽落泪,这泪水是对逝去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她朗读后告诫观众的话语更是催人泪下,她说:“如今,我爹娘都走了,我希望在座的父母健在的观众,从现在开始,好好地爱他们,好好地伺候他们,好好地哄哄他们,别太多地犟嘴。”

丁一舟、赖敏是一对年轻的患难夫妻,妻子身患重症,丈夫不离不弃。两年前,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一辆三轮车陪伴着两个人,在中国版图上开启一段心形的爱之旅。在演播室里,面对董卿的提问,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症的赖敏,已经失去行走能力、右脸颊面瘫、不能控制眼泪唾涎、说话不利落,她高兴时羞涩时自豪时还吐着舌头,她笑起来似乎整个世界都亮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乐观纯真善良的女性——赖敏。四个月前,患有遗传性重症的赖敏意外怀孕了,赖敏在现场几度抽噎,泪眼婆娑,为不确定能不能生下来的孩子丁路遥读信,为丈夫朗诵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梦》。“毕竟,就算是一小束吧,也是他的爱情”。三毛曾写过一首诗:“如果有来生,愿意站成一棵树,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泥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这是一份潇洒,也是一份坚定。

面对人生的打击,我们会落泪,今年已经78岁的张家敏老人,在二十三年前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但是用她自己的话说,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我所能做的就是昂起头。“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张鲁新,作为我国冻土专家,也是青藏铁路建设的总指挥部唯一的首席科学家,自1976年这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他的科研小组,解决了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难题。从某种意义来讲,没有张鲁新,就没有青藏铁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勇敢的人不是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看《朗读者》第六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