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样东西,比如篮球、书法、插花……总有个机缘巧合,可能是一见钟情或是爱屋及乌或是日久生情。我也有,他就是文字。
对于文字,只能说喜欢,还没到迷恋程度,如果是那样应该每刻不能分离吧。相识的过程基本都在校园。
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还记得第一篇老师布置的题目叫“第一次……”,兴致勃勃地写了一个关于第一次煮菜(丝瓜汤)的小经历。没想到被老师当做优秀范文在课上朗读还贴在背后的黑板上,让同学们学习,得意得很。
自此热情来了,特别在意每次的作文。写作文除了有热情,还得有内容、技巧。巧的是家里的叔叔,有年暑假送了一大叠以前他订的小学作文杂志。
那个暑假过得特别开心和用心,认认真真把这些书看了个遍,而且越发觉得写作文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也不觉得难——就是把你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好。正如旱后甘露般被狠狠浇灌。
后来的初中,作文也有得过满分,当范本年段分享。有位教政治的老师曾找我,说是每次考试后,都会找我的卷子看看作文,颇有欣赏乐趣,我听后真是受宠若惊。
那时语文老师不大赞同看课外书,所以从外吸收的非常有限。不过有次壮胆试着通过写信方式投稿,有被刊出,只是没有把联系方式写在里面,并没有我的名字,联系了杂志社,他们补送一本书作为鼓励,还记得那篇文稿的名字叫《梦的颜色》,这也是一种有力的认可。
另外初中我还结交了两个笔友,经常有信来往,交友又练笔,在文字的交流中,收获真的特别多。
遗憾的是,中考失利,差几分错失一中,很多比较好的玩伴又不在一起,正值叛逆期,到高中学习一落千丈,很苦闷甚至自闭,那时凡是同学间的私下活动都是直接拒绝的。
慢慢地,一个人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最后剩文字陪伴我。参加了文学社,社内的活动不爱参加,只投稿,常有刊出,那时的笔名是“依然”,很希望最初的喜爱,永远不变。
成绩中下,都是靠文字,偶有佳作,刷下存在感,不是这样,估计没有人会记得高中三年,班上还有个静静的女生坐在那个角落。
文字,很多时候还是友情的纽带。初中的好姐妹兰在外打工,还有结拜哥哥在部队……信件往来,互诉想念和祝福。苦闷的高中,正有这些老友的鼓励,还是撑过来了。
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总算还有学校接收了我。只是大学的专业与文字无关,所谓的文学社,也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俱乐部而已,除了写了篇受欢迎的微小说外,再无佳作,而那时又陷入单恋的纠结中,再无作为。
再后来大学毕业,正值QQ空间热门,除了留言板留脚印,还会写有关心情的日志,一些可爱的同学和网友还会留言,特别有意思,大多文字也只是为了抒发情绪。
初入职场,菜鸟一枚,因为单纯无经验,吃亏过受累过,正是经历这样的酸甜苦辣,才有真正的成长,而文字,很好地见证这个过程,有吐槽亦有反思。
成长过程中,文字就像个小伙伴,向他诉说,他静静地听着,而这个过程,心灵也像被洗礼,对人对物对事,慢慢有新的认知,深的领悟,这些可能是其它途径得不到的。
记得有部电影《别惹我》也叫《小亲亲》,陈慧玲主演的角色吴秋月,是个自由的专栏作家,里面的她时常拿台笔记本,在任意地方,通过文字随性抒发自己的各种观点,包括与男主角的互动。
他们之间的爱情没吸引到我,倒是这种文字融入生活,融入情感,融入幸福的感觉,让我羡慕不已,特别美好。那时就想,如果我是她,应该一辈子无悔无憾,有最爱的事最爱的人,一生相伴,永远不会孤单,内心充满温暖和愉悦。
那些能靠文字生活,养活自己的铁铁是高手,也曾幻想:能写小说热度高到拍成影视剧或是美文好评到收集成册出版。而真相是:他只是爱好或是倾诉对象,面包牛奶给不了,更别提什么名,什么利。
为了生活,为了温饱,还得靠别的。话说回来,文字还是有形地出现在我的每一天,总有他的身影,只是没特别在意。比如:代笔情书、自语日记、联络信函、心情抒发、征文稿件,主持说词、总结报告、建议方案……在学习工作中,默默地陪伴着,帮助着。
回到现实,现在的我已经很少去花心思写什么,有的话基本是关于工作的,总结,报告之类。多了,这种没有生命的文字,真的是索然无味,甚至在心底排斥,鄙夷。
生活两点一线,每日忙碌,平淡而繁琐,少有涟漪或是惊喜,一尘不变。曾经的憧憬,梦想也渐行渐远。
偶然静下心回想过往时,会发现这一切都是自己在冷漠文字,他一直都在,是自己把他搁置在某个角落,太久太久。重新唤醒他,再次与他相拥,和他叙叙往事,聊聊思绪,谈谈心语。
有空多留些笔迹,汇成篇。不为名,不求利,只为年少的挚爱,生活的感恩,美好的延续……